河北地区乡村社区规划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河北地区乡村社区规划策略浅析

李蕊1许锋2夏雨3

李蕊1许锋2夏雨3

1.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401;

2.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401;

3.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要:乡村社区规划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城镇建设的关键工作。河北地区近年来针对乡村规划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河北地区乡村社区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乡村社区的规划原则、明晰完善的规划体系,并对其中重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探索科学化、生态化乡村规划策略。

关键词:乡村社区;村庄规划;规划策略;

TheAnalysisofRuralCommunityPlanningStrategyinHebei

Abstract:Theruralcommunityplanningisoneofthekeyissuesaboutthesocialstabil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urbanconstruction.Inrecentyears,Hebeiareahascarriedoutaseriesofpositiveexplorationfortheruralplanning,buttherearestillalotofproblems.OnthebasisofanalyzingthepresentsituationofruralcommunityinHebei,thispapersummarizestheprinciplesofruralcommunityplanning,thecompleteplanningsystem,andexpoundsthemaincontentsaboutsomeproblemsforexploringthestrategyofthescientificandecologicalvillageplanning.

Keywords:ruralcommunity;villageplanning;planningstrategy;

一、河北地区乡村社区

河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水资源条件相对紧张。其西北部多为山地,乡村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但历史遗存丰富;东部沿海和中南部平原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村庄发展速度较快。整体上,河北一般村庄普遍具有内生型特点[1]—村庄的主要发展动力来自于自身的农业主导和家庭作坊式工业辅助,与周边中心城市发展关联度尚待提高,城乡二元化明显。

近些年来,河北省先后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面貌三年大变样”、“美丽乡村面貌改造升级”等一系列乡村社区建设及面貌整治行动。工作重点在于“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民居改造、污水处理、土地整理、公共墓地建设、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新能源利用、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标语广告整治、村庄标志设计、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十五件实事[2]。在工作中,河北乡村面貌得到很大提升,但依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文化特色流失、资金压力大、整治效果持续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二、乡村社区规划原则

1、明确乡村定位

河北省现有村庄规划工作正主导发展白洋淀、正定古城、平山西柏坡、滦平金山岭、廊坊北三县、崇礼、北戴河、固安、衡水湖9个重点片区。依托环境与历史资源禀赋良好的村庄,主导发展林果、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但对于河北省一般性村庄,村庄底蕴薄弱,现有发展思路延续历史文化特色村庄发展模式,难度较大。在进行乡村社区规划时,需科学明确乡村的发展定位。根据村庄环境与历史底蕴、发展区位、产业经济基础等方面,确定乡村在城镇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

2、深挖乡村特色

河北地区,乡村民居以北方传统民居为主,既有形如蔚县古堡建筑群的地域感、历史气息浓郁的建筑遗产,也有特色均值的一般性村庄。尤其是受平原地区经济及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村庄特色丧失现象愈加严重。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深挖乡村特色原则,重点把握田园化、细节化、符号化的乡土感知。同时,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要积极延续其民族信仰活动的空间需求和相应建筑色彩。

3、集约节约、内部挖潜

乡村无序蔓延对环境的破坏力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制定乡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合理集约至关重要。通过建设集合式公寓等方式,有效控制开发规模;通过向内部要地的形式,整理村庄内部墓地、废弃宅基地、空地,依照法律法规,由村庄有偿或无偿收回、整理、再利用,做还田、还林、还园、还绿处理,解决村庄“空心”问题。

4、认真调研、提高规划可实施性

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座谈研讨、重点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了村情民意。规划制定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计划,规划成果与相关技术实施图解相配合,使规划具有可实施性。

三、科学规划体系构建

乡村社区规划目的在于通过宏观把控与专项设计相结合,通过新农村发展规划与乡村社区建设和面貌整治相结合,通过街道改造工程、社区环境工程、民居整治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全局统筹,分项分步实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展现村庄特色,实现村庄的生态、人居和谐。受制于村民意识和资金压力,现在很多乡村社区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有规划无实施,有整治无统筹,出现污染——治理——再污染的问题,造成资源与资金浪费,降低村民对村庄规划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因此对于村庄规划及面貌整治,要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形成具有控制性、指导性、引导性的可实施规划。

通过总体规划,明确村庄发展宏观战略,确定产业经济、发展结构与功能系统等宏观规划。如《河北省阜平县黑崖沟村村庄规划》中的总体规划阶段针对村庄用地规模、空间管制、村庄整体风貌控制、村域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控制,把握整体格局。

专项规划阶段,依照“十五项实事”及相关国家、地方技术标准,重点把握新民居工程、基础设施系统、公共服务体系和环境美化工程。专项规划之中充分发挥专家、政府、村民之间的合作,将专项规划与近期实施规划相结合,加强实施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四、乡村社区规划重点

1、民居建设与改造

图一黑崖沟村新建民居意向

民居建设与改造是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合村并点、村庄外围集中新建住区、村庄内部空闲宅基地流转、既有建筑改造等方式,实现居住品质的提升。在新建住区的过程中,立足其农业大省基础,遵循政府提出的“各美其美”原则,反对“去农村化”。一方面,是民居建设充分考虑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需求,按需设置农用设备、柴草、粮食的存放等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各村民族、乡土特点,把控村庄整体风貌,形成美化、净化、绿化、亮化的美丽乡村。如在黑崖沟村村庄整治过程中,根据其山村风貌,确定其建筑色彩以浅色、白色、土色、灰色为主;在民居建筑时,积极引导村民采用生土建筑、石砌基础和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功能满足农家乐要求,形成宁静淡雅的整体空间氛围。(图1)

在村庄面貌整治过程中,应反对为追求速度与效果,不顾现实情况,过分统一颜色的景观雷同现象。(图2)在风貌整治过程中,承认并鼓励村民在主导风格协调下,对自家宅院、入户大门、围墙等进行设计与美化,形成更加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村庄空间环境。

2、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体、社保、行政、商业、公共绿地、市政等设施。根据村庄人口规模和所处区位,合理划定服务设施配套等级:人口在1000-5000人的一级行政村庄,公服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形成内外兼顾的中心性服务配套。人口在300-1000人的自然村,公服设施满足村庄内部日常生活需要。人口低于300人的保留村或特色村,可通过发展交通可达性,与周边村镇共享资源。

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应保证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对幼儿园、小学、初中、敬老院、卫生院等功能独立设置,合理服务半径。同时,社区建设进一步推广河北省“幸福院”互助养老模式,通过“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形式,开展“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3]的养老新模式,增加公共服务设施辐射面,赢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图2全村喷涂统一颜色空间识别感消失

3、基础设施完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重点在于将垃圾处理、雨污处理、能源建设、厨卫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相结合,形成生态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人工生态体系。在垃圾处理方面,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半边店村建立了垃圾各户收集和责任到户制度。通过村民保洁队进行及时清理与维护,结合垃圾池等设施建设,极大改善村容环境。这种“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正在河北大地大力推广。

在污水处理方面,结合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和厨房改造工程,注重工程实施的经济与实用性。排水体制上,有条件的村庄应积极纳入城区、镇区排水管网;一般村庄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体系,重视道路硬化工程中路面分坡、边沟处理,以提高排水能力。根据村庄基础条件和经济能力,普通村庄可推广“化粪池+人工湿地”的生态化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村庄现有坑塘水系,形成循环自净的生态系统。如邢台市桥东区三合庄的“湿地式污水处理厂”将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入处理池,经过芦苇根系两天两夜的净化,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景观和蓄水池养鱼。邢台内丘西张麻村在旱厕改造时,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在双瓮漏斗式厕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沼气式、三格式和水冲式三种模式,供村民自主选择。村庄还建立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处理全村每天排出的三四十吨污水,处理后中水可浇树、浇田。

现在河北地区环境工程建设多以垃圾处理、排水等单项工程为主,对管线入地、管网综合、生态化工程建设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应在环境工程系统化方面加大投入。

4、长效协作发展

规划过程中,多方参与协作是保障规划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专家把脉、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村民参与的协作方法,形成科学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遵循制定的项目建设分期计划,将规划内容与地方制度、村规民约相融合,形成规划管理制度,落实监督、保障实施。同时,组织专家、技术团队跟进规划,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反馈村民意见与需求,实现规划的有效性。

村庄持续发展需要切实的资金保障渠道。河北地区贫困压力大,近些年来的乡村建设工作资金来源以“政府主导”为主,部分村庄开始逐步将“社会力量”介入乡村建设。采用的形式以村民自建、认捐任建、投工投劳等形式为主导。此外,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是未来乡村社区,尤其是城郊地区乡村建设的重点。通过管网融合和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的转型,将有效带动村庄的健康发展。

乡村社区规划是人居和谐空间的构建过程,它是需要长期、持续实践的工作,河北省在前一时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与成果;但在规划效果的持续性、全面性和特色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科学规划、积极落实,未来的河北大地乡村将成为田园秀美、和谐宜居的中国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李阿琳.河北农村内生型发展的区域格局研究[J].长沙:经济地理,2011(12).

[2]冯雷,郭少雅.全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N/OL].农民日报,2015-03-12.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5-03/12/nw.D110000nmrb_20150312_4-01.htm?p=-1.

[3]祁麟.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以河北省平乡县幸福院为例[J].邢台:邢台学院学报,2014(01):16.

[4]王玉.新农村规划设计浅探[J].北京:小城镇建设,2014(5).

作者简介:

李蕊(1987-),女,籍贯:山东,出生地:天津。职位:教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中国传统聚落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40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