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同断脐方法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新生儿不同断脐方法临床效果分析

周金萍张树红陈月云

周金萍张树红陈月云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1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断脐方法,比较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最佳方法和技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产区分娩的6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气门芯常规部位结扎法,观察组采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生后4天内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分泌物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平均时间为5.20±1.45d,脐窝完全干燥时间为10.40±2.10,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在出生后4天内,观察组脐带残端分泌物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可有效阻断脐带内的血液供应,使脐带脱落彻底,创面少,愈合快,便于新生儿出院后家属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降低脐部感染的危险,使用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不同断脐方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20-02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胎儿通过脐带的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物质供应和新陈代谢。婴儿在断脐的时候,意味着新个体的开始。

但是,新生儿在断脐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病原微生物会通过脐带残端袭新新生儿,若脐带处理不当,则容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导致败血症,成为新生儿生命的危险通道。因此,越早使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和愈合,会使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大减小。常规方法结扎脐带,结扎位点距离脐根较远,可导致少量血液滞留在脐根部,造成脐周皮破损、渗血多等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分娩的6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新生儿330例,女性270例;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360±630)g;胎龄37~40周;产妇平均年龄(26±6)岁。入选条件:(1)产妇身体健康,无严重内、外科疾病,也没有妊娠并发症;(2)宫内妊娠时间为35~42周;(3)胎儿无宫内感染;(4)Apgar≥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将6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气门芯常规部位结扎法:在脐轮上15cm,用两把血管钳夹脐带,两钳相隔2~3cm,在其中间剪断,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带根部0.5cm处用血管钳夹脐带,再在血管钳上方0.5cm处整齐断脐,牵拉气门芯套扎脐带,擦净残端的血液,用2%的碘酊消毒,再用脐带布包扎。观察组采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常规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将气门芯套在直血管钳上,在脐轮上0.2~0.3cm处钳夹脐带,气门芯靠近脐轮处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生后4天内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分泌物情况和脐带残端渗血情况。

1.3日常护理

在新生儿住院期间,要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粪污染,如有污染及时更换脐带包布;沐浴时可以用清水洗脐部,沐浴后轻提起气门芯连接线,用消毒干棉签擦干脐窝里的水分,3%双氧水消毒脐带根部及脐窝,再用消毒干棉签擦干,金雅碘消毒液消毒脐带残端、脐窝和脐轮,用脐包包好。出院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护理脐部及消毒,如发现脐部红肿,脓点,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回院就诊。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使用频数、百分率、t检验等统计方法。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对两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比较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胎龄、性别分布情况,两组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比较

对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脐带脱落平均时间为5.20±1.45d,脐窝完全干燥时间为10.40±2.10;对照组脐带脱落平均时间为10.50±2.40d,脐窝完全干燥时间为15.31±2.50;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比较

3.讨论

新生儿脐带的结扎是产科较常见的手术,新生儿脐带有三条血管和淋巴管。在新生儿脐带脱落过程中,脐带血管收缩不完全,会使其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导致败血症,成为新生儿生命的危险通道。所以,要防止脐出血和炎症,防止新生儿感染。本文采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将常规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将气门芯套在直血管钳上,在脐轮上0.2~0.3cm处钳夹脐带,气门芯靠近脐轮处结扎。结果表明:观察组脐带脱落平均时间为5.20±1.45d,脐窝完全干燥时间为10.40±2.10,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出生后4天内,观察组脐带残端分泌物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采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可有效阻断脐带内的血液供应,不仅节约时间,操作简便,还可以使脐带脱落彻底,创面少,愈合快,便于新生儿出院后家属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降低脐部感染的危险,提高了新生儿生存的质量,使用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利梅.两种新生儿脐带残端护理方法比较.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8-209.

[2]陈红.暴露脐根部断脐对新生儿脐带水肿护理效果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10,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