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辛春雨陈荣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宝泉岭农场小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宝泉岭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与分析: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这条要求体现的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认识,学习内容是:汉字,学习水平:认识是了解水平,累计是理解水平,前提条件是: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达到的效果是: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条要求体现的是知识目标,前半部分行为动词是:推想,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词句,还提出了理解词句的方法是:能联系上下文,后半部分的行为动词是:辨别和体会,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学习方法是:能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的意思。

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条要求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前半部分体现技能目标,行为动词是:诵读,学习内容是:优秀诗文,学习水平是:模仿;后半部分体现了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体味,学习内容是:作品内容的语调、韵律、节奏,学习水平是:了解;后半部分也体现了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味,学习内容是:作品的情感,学习水平是:经历。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诗。全诗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共四联,56个字,却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但《长征》的内容距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达80年之久,因此在学习时,学生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认识,本人查找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与《影视资源》,让学生在一定的长征情境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借助多媒体视频,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唤”长征

1、(出示毛泽东图片)认识毛泽东。

2、(出示地图,音乐)简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师:毛泽东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板书课题)

3、范读诗词。

二、初读诗,“望”长征

1、初读课文。注意,读诗要读懂读顺,读得像诗。(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教师评价。

3、初读后解决问题: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对长征的了解以及诵读这首诗,我想知道,长征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诗中一句话来回答。(出示一二句。学生读,突出“远,难”)

(点评:老师先抓住首联作文章,让学生总的感知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着重介绍了背景资料。)

三、展无畏研“长征”,

(一)越五岭、跨乌蒙

1、师:二万五千里呀,真是太难了,都有哪些难呢?长征真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吗?

(1)通过了解五岭、乌蒙山的山势特点,并用一个词形容这些山,感受红军长征之难并指导读诗句。

(2)(课件:逶迤磅礴)观察“逶迤磅礴”字形、偏旁的特点,尝试理解词语意思,想像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

2、指导学生朗读2句。(读出高大险峻)

(点评:本诗中难于理解的词语“逶迤”、“磅礴”辛老师的处理新颖、恰当。孩子们在图片中用已有知识去描述,再将已有的词汇总结在一起,便形成了新词的概念,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学会了应用,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翻岷山

1、师:红军长征就这些山吗?说说看到的岷山的特点。

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队伍干什么,长征,这就是岷山,这就是红军,冰天雪地中,红军只穿着草鞋穿着单衣要翻越它,这就是红军的(长征)回扣课题

2、(课件):拆分“岷”,“山”大“民”小,再将“民”缩小,“山”放大。师:看这座山的名字,“岷”,这个山大不大,高不高,但在人民红军眼中你看它大吗,(不大)它是如此之小。

(点评:教师借助课件,体现岷山在红军眼中是那么的渺小。教师很机智,在这一环节处理上并不生硬,而是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水到渠成的了解岷山,为理解“更喜”做铺垫。)

(三)展“无畏”

1、(回扣中心句)师:你们觉得长征不容易,但在红军眼里怎样?(板书:只等闲)

解释“等闲”“只等闲”,这很平凡很普通的是什么,真的很平凡很普通吗?拿起笔,默读这八句诗,你从哪里感到不平凡不普通了?(用笔在文中画出来)

2、指导学生朗读2句。

3、想像红军在翻山越岭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理解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是细小的浪花,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眼里也只是走在脚下的小泥丸。

4、指导学生读出路难及红军的无畏。

6、这就是红军,这就是红军的长征(回扣课题)读中心句。

(点评:让学生反复吟诵,引领学生读出思想情感。教师精心设计了引读——“回顾过去的长征路,红军越五岭、翻乌蒙,他们用无畏和乐观告诉我们(学生读全文的中心首联)”。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

(四)渡赤水,夺金沙

(一)研水“暖”

1、师:诗中写了哪两条河?示第三句。这里有一对反义词你来找一找,(暧、寒)其实,在这一暖一寒的背后有两个经典的战例:谁知道?

2、生讲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师:听了这个故事你心情怎么样?把我们所有的感动,所有的心情加在一起,诗人用一个字----暧

引:我军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起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心里这个暧啊。指导朗读,读出喜悦激动的心情。

这一战打得---痛快,红军一个伤亡都没有,大部队安全转移,这一战打得让人心情振奋啊,再读---

(二)悟水“寒”

1、师:多么令人兴奋的一场战争呀,但是,战争是残酷的,哪能处处都是“喜”呢?

出示泸定桥的图片,你看了什么心情?感到寒了吗?(体会害怕,紧张)读诗句

2、生观看视频。师:想说什么?是什么让你感到寒?学生读句。

3、引:这个寒是强渡大渡河时天气的让我们寒,是13根寒气逼人的铁索让我们寒,更是但更让我们寒的是什么?再读------

4、出示“寒”:和刚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担忧)对比读出不同。(读全句)

5、师:红军怕了吗?退缩了吗?读中心句(回扣中心句)

师:无论是“暖”还是“寒”,红军怕了吗?读中心句(回扣中心句)

(点评:辛老师通过先让学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在理解“寒”字时,辛老师先通过让学生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品乐观系“长征”

1、师: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认为读用眼睛来读,这是一幅画,用心读你能看到文字背后的话语。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想象)

2、师:哪儿能看出笑啊?从哪看出(尽开颜)还有哪儿喜(红军心情)?这喜是一般的喜欢吗?(出示更喜读)

3、这就是红军,这就是长征,(读:回扣中心句)

(点评:教学中,教师力求先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困难的大,大到让常人难以想象,万分惧怕,再突出红军的不怕和无畏,从而体会到红军将士的乐观。)

五、伟人情,颂“长征”

1、师:(示地图)这条红线跨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淌过24条大河,你认为这条红线是用什么铺成的?(鲜血、智慧、生命)这就是长征,这就是在红军眼里只等闲的长征。但红军怕了吗?(回扣中心句)。这就是长征,这就是只等闲的《七律长征》。(读全诗)

2、生读。齐读(毛泽东书法:七律长征)

3、师引导了解毛泽东。

4、(播放音乐)全体起立!全体跟老师一起吟颂这这首诗,把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牢牢地立在心中。

总体点评:

在教学《七律长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辛老师在这节课上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同学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为理解诗词做铺垫。

二、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的艰辛。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乌蒙”“五岭”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当时的环境有了身临其境夫人感受。大量的图片展示,特别是在讲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泸定桥”战斗时让学生们观看了视频。辛老师还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暖”和“寒”的真正含义。

五、辛老师在这节课上紧扣主线:“唤——望——研——展——系——颂”这条主线,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的革命情怀。牢牢地驾驭了课堂的大环节。

六、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