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液体疗法的护理措施

刘琳

刘琳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5100)

【关键词】液体疗法护理外科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254-01

及时处理原发疾病,去除和控制各种病因,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是防治和纠正体液平衡失调的根本措施。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液来防治体液失衡和供给营养物质的方法。对于水、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初步判断体液失衡的类型、程度,然后给予及时、正确的液体疗法。

1正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

24h的液体出入量是调整补液方案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记录。如入量有口服和静脉输入;出量有大小便量、呕吐量和各种引流管引出量,24h小结1次[1]。

2补液护理

液体疗法主要考虑4个方面内容:液体总量(补多少),液体种类(补什么),补液方法(怎么补),补液评估(观疗效)。

2.1液体总量和日需量

24h的补液量是纠正体液失衡的关键,一般从日需量、失衡量和继续损失量考虑。指每日生理需要量,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约2000~2500ml,其中生理盐水500~1000ml,其余为5%~10%葡萄糖溶液。

2.1.1失衡量

亦称累积损失量,指病人从发病到补液前已经丧失的体液量。对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病人,临床上根据病情和化验结果,按轻、中、重度脱水程度,评估所缺体液量。如一位体重70kg的病人,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则失水量约为70kg×5%=3.5kg(3500ml)。对低渗性脱水病人,按轻、中、重度缺钠程度评估缺钠量,算出缺钠量,再转换成生理盐水。如一位60kg体重的病人,中度缺钠,则缺钠量是60×0.6g=36g(相当于0.9%氯化钠4000ml)。由于机体本身有调节体液的能力,所以第一天补液时,一般补估算总量的1/2,其余1/2量在第二天酌情补给。

2.1.2继续损失量

亦称额外损失量,指治疗过程中继续丢失的体液量,如呕吐、高热、腹泻、瘘、渗液、出汗和各种管道引流液造成的体液流失。额外损失量的补液原则是“丢多少,补多少”,所以要严格记录各种液体丢失量。体温升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额外补充水3~5ml。如出汗湿透一身衬衣裤时约丢失水1000ml,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呼吸丢失的水分是正常人的2~3倍,所以气管切开的成年病人应额外补充水分500~700ml。继续损失量的补充一般在第二天补给。体液平衡的失调主要通过补液和供给营养物质来纠正。此外,机体还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补液量的计算只能作参考,必须根据输液过程中病人的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应边补液、边观察、边调整,坚持动态平衡的原则。

2.2液体种类

根据体液失衡的性质,选用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和碱性溶液。

2.2.1日需量和失衡量

根据成人生理代谢情况合理补液。如一天成人需要葡萄糖100~150g,钠5~9g,钾2~3g,则补生理盐水500~1000ml,其余则补给5%~10%葡萄糖及10%氯化钾20~30ml。根据脱水的性质补液。如高渗性脱水以5%葡萄糖溶液为主,以后再给予电解质溶液如生理盐水,糖与氯化钠溶液之比约为2:1。低渗性脱水以等渗氯化钠溶液为主,必要时给予高渗氯化钠溶液。等渗性脱水补给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各半量。如有缺钾则补充氯化钾,有酸中毒则给予碱性溶液,有血容量不足则给予胶体溶液。生理盐水渗透压和血浆的渗透压相同,但其Cl-含量高于血浆,如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则导致高氯性酸中毒,所以目前以平衡盐液代替生理盐水。因为平衡盐液不但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相同,而且离子数也相同,更符合生理环境。常用的平衡盐液有两种,一是碳酸氢钠等渗氯化钠溶液;二是乳酸钠林格氏液,但休克和肝功能不全不宜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因易致乳酸在体内蓄积。胶体溶液包括血浆、全血、人体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2.2.2继续损失量

根据实际丢失的液体成分补充。气管切开和发热病人补充5%葡萄糖等渗溶液,消化液一般补充平衡盐液。如丢失大量消化液或持续时间长,应按丢失消化液的成分补给。

2.3补液护理措施

计算好总量,注意液体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安排好补液顺序,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补液的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液种交替。

2.3.1先盐后糖

一般情况下,先输入电解质溶液,后补葡萄糖溶液。因为电解质溶液属于晶体液,能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晶体渗透压和恢复细胞外液的容量;而葡萄糖被人体细胞利用,对体液渗透压意义不大。但对于高渗性脱水病人,应先输入葡萄糖溶液,立即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对于严重酸中毒病人,应及早使用碱性溶液。

2.3.2先晶后胶

晶体溶液能起稀释血液和扩容作用,改善微循环,目前首选平衡盐液;胶体溶液能够维持胶体渗透压和稳定血容量,但早期输入胶体液,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形成微血栓,对微循环不利。如果是急性大出血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应及早使用全血、血浆和右旋糖酐等胶体溶液[2]。

2.3.3先快后慢

对于明显脱水的病人,早期补液要快,以便迅速补充体内所缺的水和钠,但脱水情况好转后应减慢补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对于紧急抢救的休克病人,应两条静脉液体同时输入,必要时静脉加压输液。临床上对于心肺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静脉输入特殊药物(钾、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血管活性药物)、静滴高渗氯化钠溶液、输入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时,要减慢输液速度,不可过快。对手术后病人,要掌握速度和时间,以利于病人休息和活动。

参考文献

[1]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5.

[2]史宏.早产胎膜早破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lJI'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