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中学生应付行为的研究

/ 2

西部地区中学生应付行为的研究

王亮生1刘高升2周春雷3

王亮生1刘高升2周春雷3

(1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教育学院招生处四川成都610041)

(3甘肃清水县第三中学甘肃清水741400)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369-03

【摘要】目的研究西部地区中学生的应付行为,针对其特点提出一些通过教育可以改进的方法。方法采用应付行为问卷对所选取的成都市和拉萨市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西部地区中学生对应激源较多地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付行为,求助、合理化、幻想的得分高于常模,自责的得分则低于常模;乡村汉族中学生在自责、退避、合理化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市中学生;男生自责、退避、合理化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高二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更多的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行为。结论西部地区中学生较多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付行为,但幻想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过高;家在乡村、男生、高二学生比相应群体更易采取消极的应付策略。

【关键词】应付行为西部地区中学生调查

1问题的提出

应付(coping)是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的努力,是对情境变量、时间因素以及从影响适应结果的一系列事件中得来反馈的反应[1]。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应付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2]。对于处在关键塑造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对应激性事件的应付行为的类型对其心理健康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本世纪40年代始,应付这个概念在日常意义之外就增添了学术成份,1967年心理学摘要中首次出现应付这一研究领域。那时以来,尤其近十年来,有关应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均有了极大进展,逐渐发展成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3]。但是,应付是复杂的,人们在应付每个应激事件中一般会使用大多数的基本应对策略,这就造成了研究的困难。目前,在应付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分别是: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行为测量和自我报告测量。自我报告即自陈量表法因其使用的便利应用最广。国内对应付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和病患身上,在查阅的有关应付行为的300多篇文献资料中研究对象为中学生的只有20几篇。为丰富对中学生应付行为的研究,作者分别选取成都市和拉萨市几所中学的学生展开调查,以期研究结果能为这些中学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及有针对性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样本

从成都市和拉萨市的部分中学选择来自乡村和城市的学生共678人,被试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测量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肖计划、许秀峰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2],该问卷适合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上青少年应付行为的评定。问卷共62个条目,分六个因子,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解决问题、求助属于成熟的应付行为,反映出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属于不成熟的应付行为,反映出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缺乏稳定性的情绪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合理化属于混合型的应付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于一体,反映出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问卷每个条目只有“是”、“否”两个答案,正向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反向题相反。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统计指标为因子的得分,即相应应付行为被选择的概率。得分高即表示该应付行为被采用的概率比不被采用的概率高,或者说采用该应付行为的被试比不采用该应付行为的被试更多。反之则相反。

2.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分别向所选中学生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为了减少被试效应,问卷施测采用匿名操作,并以班级为单位,不分民族,对所有学生共同施测。调查结束后采用SPSS17forWindowsXP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各群体应付行为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

表2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情况来看,西部中学对应激源较多地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付行为,较少采用自责、合理化这类消极的和矛盾的应付行为。同常模比较发现,求助、合理化、幻想的得分高于常模,自责的得分则要低一些。

具体到每个群体,男生的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女生的自责因子得分低于常模。家在城市学生的自责因子分低于常模,家在乡村学生的自责、退避得分高于常模。初一、初二、高一学生的自责因子得分低于常模,高一、高二学生幻想因子得分高于常模,高二学生退避、合理化因子的得分也高于常模。

注:所有被试得分粗斜体字一行为标准差,其余各行为平均数。*表示相应群体与常模的差异在.05

水平显著,**表示在.01水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显著,以下同。

3.2各群体应付行为因子得分的比较

注:各群体具体组别如表2所示。

结合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家庭所在地域的差别上,乡村中学生在自责、退避、合理化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市中学生,这反映出乡村中学生更易采取消极的应付行为来面对问题。他们来到城市求学,相对城市中学生而言适应性要差一些,遇到困难时求助别人的机会也小,必须完全靠自己来解决,所以一旦失败他们会更自责,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更可能采取退避的方式,或干脆采用合理化的矛盾方式,把问题归为外因所致。

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应付行为,他们更易自责、退避,把问题合理化,更少去求助别人。这些可能更多地是由于社会付于的男性角色造成的。另外,中学阶段女生比男生发育更为成熟也使得女生更可能采取较为成熟的应付行为来面对问题。

年级差异主要体现在消极的应付行为及合理化四个因子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二年级和其它几个年级的差别上。高二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更多的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行为。初三学生的退避因子分及高一学生的幻想因子分也较高。

3.3各群体的应付行为因子得分廓图

图1总体应付行为因子廓图

图2城乡中学生应付行为因子廓图的对比

图3各年级中学生应付行为因子廓图的对比

图4男女中学生应付行为因子廓图的对比

从以上四个直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中学生的应付行为以解决问题为主,其次是求助,最少采用自责的应付行为。总体看来,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表现出相对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然而其采取幻想和退避应付行为的概率也不低,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缺乏稳定性。具体到每个群体,男生采取的应付行为的概率比女生要均衡一些;乡村学生的要比城市学生的均衡一些,且六种应付行为的概率均更高,尤其是退避方式;初一、初二、高一学生相对于初三和高二学生落差要大。

4讨论

4.1幻想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极高

从总体以及各个群体应付行为的因子廓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幻想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低于解决问题,与求助因子不相上下,高达50%以上。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爱幻想,脱离实际。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自我同一感没有完全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不能正确地把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与个体的自我分离开来[4]。所以,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他们有时就不能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而是幻想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方法。针对这一点,目前的中学教育不应该只限于知识的传授,应该让学生拓宽眼界,全面发展,这样他们的自我同一感才能更好更快的形成,他们也才能以更为成熟的方法去应对问题。

4.2乡村学生消极的应付行为

来自乡村的中学生消极应付行为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常模及城市中学生。乡村教育的落后及视野的闭塞使得他们在应对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问题时在很多情况下不如城市中学生,他们更多地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这些消极、半消极的应付行为,但是他们使用求助这个积极应付行为的概率也更高,这反应出了来自乡村的中学生在应付行为上矛盾的形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按照现实情况,他们应对学习问题较更多采用积极合理的应付行为,应对人际关系等问题较更多采用消极的或淡化的、命运使然的应对行为,对于来自乡村的中学生这样的应付行为特点,中学应该多面对这些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

4.3高二学生应付行为的特殊性

高二学生应付行为的廓图和乡村学生的极为相似。高二年级学生为什么会比其它年级的学生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应付行为?这可能与他们所处人生阶段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青少年期被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期,这个阶段个体的精神自我开始迅速发展,他们不仅关注外在世界的变化,更重视内心世界的变化[4]。然而,他们的自我同一感并未完全形成,在这样的条件下,高二学生在仅仅高一一年的时间内不太可能完全适应紧张的高中生活,但是马上又要面临高考,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他们很难完全应付过来,他们处在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中,这就会造成他们以各种消极的行为去应对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当然是难免的。针对高二学生矛盾的心理状态所造成的消极的应对策略,中学应多给他们以心理疏导,合理的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多开展娱乐性的活动,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促进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5结论

(1)西部中学生较多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付行为,较少采用自责、合理化等消极的和矛盾的应付行为,但幻想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过高。

(2)家在乡村、男生、高二学生比相应群体更易采取消极的应付策略来面对应激性事件。

参考文献

[1]井世浩.初中学生的应付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浙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8月第23期.1-5.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2.

[3]俞磊.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J].上海:心理科学,1994(3).169-174.

[4]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470-471.

[5]刘宣文,江帆等.我国进十年来应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5).99-102.

[6]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上海:心理科学,2005,25(6).75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