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3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

柏宣宇余亮

柏宣宇余亮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253】阶段性成果。

摘要:2011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规划及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这成为了具有人才培养职能的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在现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应试制度存在误区和实践环节弱化等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而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对策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创新性复合人才的需求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

201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其中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重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

同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名列其中。“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重点推进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六大区域发展。

同年10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意见》强调,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的第一年。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新时期河南省加快发展的总体战略,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目标意义重大。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宏伟蓝图的铺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将进入飞速发展期;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空间。

(三)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是关键

那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形势,党中央将自主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从方方面面都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创新”一词正日益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2010年7月国务院又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定立为主要目标,并将实施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推进创新人才计划纳为重点。这既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也应作为局域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四)高等教育应承担起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责任

提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则责无旁贷。在“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高校教育改革发展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党委副书于鸿君指出,未来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因为高等教育肩负着科教兴邦的神圣使命,是孕育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主要原因

(一)单一的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其主要表现为:1.培养目标单一;2.课程结构单一;3.教学渠道单一;4.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5.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抑制了创新型复合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刻板的教学方法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然而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不少教师仍在教学中,沿用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

(三)应试制度的误区

应试制度是教学的“指南针”,是阻碍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中国高等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依然停留在采取规范化考试方式、进行标准量化的阶段。由于考试目的的功利化、考试内容的教材化、考试题型的标准化、考试方式的单一化、评分标准的精量化,造成教师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造成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最终导致其只是一味盲从,过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

(四)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曾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和训练。究其根源,我国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远离社会生活。”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校各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未摆上应有位置,教学设施更不完备,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

2011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中就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等教育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三、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压抑的环境则扼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要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首先,高等院校必须有自主办学的权力,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促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其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治学环境,在教学大纲的编制上,应允许教师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新;在授课方式上,应鼓励教师进行创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术氛围上,应鼓励教师树立良好的风气,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第三,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要优化教学时间配置,多给学生留下发展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在课堂讲授上,反对满堂灌的做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关键。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压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所以必须进行改革。要改变填鸭式地满堂灌输知识的方式,通过教师启发兼学生讨论式或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设计带有探索性的题目或作业等,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三)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过程,由于高等教育现行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造成了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的严重问题,从而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革考试制度,树立现代考试观,建立科学命题制,建立科学评分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掌握技艺的准确与熟练为标准评价、选拔人才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敢闯、敢干,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加拿大著名学者、幽默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曾经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利考克的话向人们揭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要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高等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育,认真抓好军训、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力度,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要加强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的建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扩展与延伸。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2011-10-07.

[2]徐芳燕.高校教学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3]王子猷.程结晶.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J].江西教育科研,2005(8).

[4]高晖.论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05(3).

[5]甘自恒.创造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柏宣宇(1982—)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

余亮(1983—)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