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测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测量

茹仲安

广西地天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30022

【摘要】测量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工程起着指导、监督作用,为工程的规划、施工提供技术性支持,并能够防止建设施工中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做好测量工作,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文章从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入手,阐述了各种测量技术、测量监理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位;测量技术;测量内容;测量监理

作为一门专业性强、内容涵盖面广的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直接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质量保证挂钩,且贯穿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始末,由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测量工作,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完成。那么,如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提供合理的测量数据呢?本文分析了测量的相关内容,望能为困惑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地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道路桥梁建设等都是发展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设项目都需要通过测量来提供数据及图纸,然后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罗列各种方案并从中选出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在施工中还可应用测量配合各项工程的建设,从而确保设计图纸的顺利实施,并在动态环境中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工程竣工后,还应测量竣工后的建筑从而绘制竣工图,这是为以后的建筑施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此外,维修及工程扩建也需要竣工图作为依据。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测量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国水资源丰富,然而近几年,水旱灾害愈发严重,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兴建水利工程、发展水利事业离不开测量工程,深入到各个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管理环节等更能深刻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

1.控制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础,做好控制测量工作才能为以后的测量、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控制测量也逐渐向现代化发展,GPS等较为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GPS卫星定位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大区域测图控制网、中小区域测图平面控制网均采用GPS控制网技术;而专用平面控制网也有部分采用GPS布设首级网或直接布设为GPS混合网等。数字水准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劳动强度轻、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布置了数量足够分布均匀的高程控制点的小型GPS网,GPS高程可达到四等水准侧量的精度;若测区建立了高精度的精化大地水准面,长距离的GPS高程可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2.数字地形测绘技术

计算机与全站仪的普及,使得市场上大量出现了多种具有大比例特点的地形图数字测绘方法,各式各样的成图软件及测绘技术使得地形图与专业图等制作得到满足,此外还可应用GIS前端数据对其进行采集与更新。

数字地形测绘技术的工作模式常用的有三种:电子平板模式、数字测记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模式,后者还包含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模式。

3.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不仅效率低下,且误差大,不适合现代测量要求,近年来差不多被淘汰。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定位技术衍生出了许多测量新技术,这些技术配合多波束测深仪可代替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等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与传统的定位技术如岸上基准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相比,新技术不仅能够缩短工作周期、减轻人力物力,在较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中更显出其优势。

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要点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把在设计图纸、文件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高程以足够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用以指导施工,并检测建筑物的竣工形状;而无论是标定建筑物的位置等,还是检测其竣工形状均是以施工控制网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放样前都需要建立与工程主体建筑物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

(1)控制网的布设

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得到水电工程测区区地形图,经过现场实地踏勘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标石、标志现状和现存情况,了解坝区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交通、民情,然后进行了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择保存较为完好、埋石稳固的三角点起算方位角推算控制网点的大地坐标;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点。

(2)控制网的施测

由于一般水利工程测区山高林密、通视条件极差,利用常规方法布设控制网无法构成附合或闭合图形,因此,利用GPS采用卫星定位的方法进行布网、施测。根据测区的测绘面积及测区的地理状况,按照二级精度的要求进行点连式的一次布网,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GPS观测,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均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选择起始点,不应选过短控制边,用短边控制长边会影响了GPS待定点的精度,另外,如果已知点的数量过少,在坐标系统转换中会影响了转换精度,同时也缺少了已知点间的检核条件。科学的布网方法应该分两级布网,这样不仅已知点的精度较高且均匀,而且二级网的精度也大幅度得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坐标系统的转换精度,同时也增加了已知点间必要检核数量。

2.施工放样

为了保证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混凝土的施工放样采用内业与外业分离,立模放样与立模验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内业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样点图,样点图均经过认真校核,未经校核和批准的图纸和样点图不得拿出放样。外业则采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或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在立模放放样的过程中,对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其中包括观测员、放样员、标定员、检查员均明确各自的职责,所有的放样过程均实行检核制度。立模验收阶段的检查,立模工人根据放样点把模板立好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模板的位置作检查验收,对不满足立模允许误差要求的进行调整,使之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放样时,对放样建筑物的轮角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距边线0.5m的放样控制点线和板、梁、柱、小墙体分中放样控制点线,同时在标定样点后,量取上一次砼浇筑后的实际边线桩号,做好放样、检测记录,作为下一次施工工作的控制依据和竣工体形测量资料的原始数据。

在放样过程中,有时还采用了后方交会法放样部分闸墩的样点,均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需要。

3.验收测量

施工区原始地形线是计算开挖工程量的基准线之一,应该以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或测量监理认可的实测地形图为依据。工程开工前应检查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在实地测量几条断面或散点,内业展点在图上比对。对有异议的部位应及时书面报告业主或测量监理工程师,协商解决补测方案,实测部分的地形图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如果业主没有提供原始地形图,工程开工前一定要实测原始地形图,并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工程量验收测量一般每月进行一次。工程量验收测量时要分别出具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土石方开挖工程量要区分土、石分层和不同岩性石料的方量。土石方回填要区分各种回填材料的方量。工程量验收测量一般采用地形图法或断面法进行测量。工程量计算时,在地形图上布设断面线位置和间距,应与测量监理工程师协商一致,并使用统一的原始地形图和设计断面线。

四、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测量,做好测量工作不仅能缩短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优化施工环节,更能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以后修建、扩建等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测量技术应运而生,然而每一种测量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及缺点,不合理选用容易造成测量结果偏差严重,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测量中,采用正确的测量技术、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最合理的测量数据。

参考文献:

[1]邓月辉.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02).

[2]马宗彪.测量在我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0(21).

[3]伏喜军,刘正波,周健.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J].今日科苑.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