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邓丽丽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010-0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及大学生职业素质亟待提升的现状,阐述了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从辅导员角度提出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可以预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相当严峻。激烈的人才竞争也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除了要求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外,更注重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敬业奉献的精神等职业综合素质。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辅导员要从大一新生开始做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从容地展现自己,在职场脱颖而出,从而培养更多的社会合格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素质是后天学习实践培训得来的,其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它可以改变人生;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大学实际是“半个社会”,而在校大学生,实际是“半个社会人”,一支脚在校园,另一支脚已踏上了社会。但由于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缺乏认识,且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渗透,离职业素质培养的方向还差很远,或者可以说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没树立好或建立起职业素质的目标,更别提培养。近年来国家招生政策显示,本科院校招生人数每年的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还是比往年有所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招收规模在扩大。也就是说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人数,增大了高职高专的大学生人数。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加大了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又使他们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如此严峻的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高专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校时就及时有效的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使自己成为社会合格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

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新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在职业素质方面,有41.56%的学生认为提高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实践,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高职学院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认识,有35.58%的学生想在大学里学到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说明大部分学生读大学的目的是掌握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相比于老生,新生的诚信意识较高,有45.77%的学生能做到诚信、40.95%的学生基本能做到诚信,但有39.36%的学生认为学校诚信教育不够,应该加强诚信教育。说明当前高职高专的大部分新生对职业素质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已经有明确的认识。在此种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将能得到大学生本人的支持,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职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笔者认为,辅导员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职业观念的培养。

高职高专大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考试当成自己学习的指挥棒和一种动力,自然而然形成了习惯于围绕考试掌握知识点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不利于完成学校学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而学校也很少引导学生按照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培养,只是光靠几堂就业指导课或到学生快要毕业了才安排几个讲座,搞一点咨询和指导,学生不解渴,教师干着急。作为辅导员,我认为,高校新生进校后,就应在入学教育的同时,考虑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念的启蒙教育,这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着力点。只有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对职业有所了解,树立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才会给学生成才增加新的原动力,因为对职业追求的目标高,学习的动力自然就大。因此,辅导员应对大学新生及时做好早期的职业观念的启蒙教育,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参观考察、谈心活动、校友成才报告等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逐步让学生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观意识,将读书学习与锻炼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大学生活的一开始就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从而更好地把求职的压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树立职业理想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职业理想,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只有让大一新生趁早建立职业观念,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有利于大一新生更好度过大学的时光,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最终达到自身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

(二)职业道德观的培养。

职业道德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职业中,优良的思想道德是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所必备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职业实践中表现在职业道德的优劣、对待劳动的态度、自强自立、自尊自律等诸多方面。辅导员帮助大学生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感恩教育。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均很看重大学生的“德”,把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忽视自己的职责和价值,重功利索取多,强调责任和奉献少,因此亟需高校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奉献精神且拥有感恩之心的学生。

2.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学生面对挫折要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做到自强自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培养自强自立的坚强性格。作为辅导员,要关注大一新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新生到了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环境等变化太大,面对生活、学习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以及经济问题的影响,容易产生悲观、压抑情绪。要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许多贫困生存在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矛盾冲突,因此要培养贫困生具有内在价值观的自尊心,完善自我意识,即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养成健康的心态、培养健康的人格,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3.要培养大学生讲诚信的素质。诚实守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共处的道德规范。有些学生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在求职简历里作假,就业违约现象不时发生。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给学生分析专业的利弊,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就业的现场和认识形势,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指引学生以后的发展之路;通过QQ、博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碰到的问题,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诚信教育,尤其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评比工作中,杜绝学生弄虚作假行为。

(三)职业能力的培养。

锻炼实用的职业才能是培养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支撑点。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才能相对比较重视,即使毕业的学校、专业一般,只要能力素质较高,往往也会被优先考虑。因此,辅导员应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大课堂的锻炼,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另外,应鼓励大学生还要利用在校担任学生干部做一些社会工作,利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接触社会生产的实际,利用“五一”、“十一”、暑假、寒假等长假,到一些单位去见习。只有在校期间多一些社会工作的阅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职业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

四、总结

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到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适合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各项措施,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前瞻性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4

[2]李芳欣.《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初探》:职业,2007

[3]佚名.《论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国教育论文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