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护理

梁燕

梁燕(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总结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后,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功能锻炼,分阶段康复锻炼,按医嘱正确用药及辅助物理治疗,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283-01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9~61岁。左侧18例,右侧22例。AO分型:C1型14例,C2型18例,C3型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6例。

2方法

2.1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待患者伤肘肿胀减轻(约伤后1周)后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臂丛阻滞麻醉后,患者仰卧,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切口,长8~1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由肌间隙进入,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骨折复位后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骨折。

2.2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以预防切口感染,屈肘90°位长臂石膏托固定3~4周。

2.3护理干预

2.3.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并因此产生焦虑,其主要担心疼痛和骨折再移位。因此,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和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对术后疼痛及骨折移位的恐惧。术后适当使用止痛剂,减轻活动时的疼痛,指导患者在能够耐受的痛阈内功能锻炼。

2.3.2患肢保护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一般损伤较重,局部淤血、肿胀明显,术后患肢需使用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肘90°位,三角巾悬吊,卧位时使用气枕垫高患者以有利于伤肢消肿、并减少伤肢疼痛。

2.3.3功能锻炼本组患者均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达到早期活动的牢固程度。术后24小时拔去引流管后即进行功能锻炼,主要为握拳运动,术后72小时加强握拳的频率和强度,并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短短。术后三天开始于石膏托保护下进行屈、伸肘关节活动,以病人能耐受的程度为度。

2.3.4院外康复指导2周后,病人拆线出院,指导患者继续加强石膏托保护下的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根据患者骨折情况,3-4周拆除石膏托。拆除石膏托后进行主动屈伸关节活动。一个月内禁止被动屈伸肘关节以预防再次撕裂肘关节软组织导致出血,从而减少异位骨化形成几率。4周后加用舒筋洗外用颗粒(本院制剂)进行中药熏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熏洗后患者主动伸屈锻炼更加有效。另外,根据患者骨折生长情况,5~6周进行抗阻被动伸、屈肘关节锻炼,8周后逐渐加大活动幅度,以患者能耐受的程度为度,禁暴力锻炼。

2.4结果40例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

3讨论

肘关节活动范围大,对灵活性要求较高。而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因其固定难达到牢靠、周围软组织易粘连、易发生异位固化等诸多因素,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所以早期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其牢固性较好,能够在肘关节活动时克服剪力、张力及旋转力的影响,为早期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早期手部、前臂、以及上臂肌肉的主动锻炼,有利用肌肉收缩时的泵作用,促进循环,促进肿胀消退,可尽量减少软组织粘连,还可减慢肌肉萎缩,为骨折愈合提供一个较好的生理压力。另外,早期锻炼应避免被动屈伸锻炼,依尽量减少再次导致软组织损伤、出血,减少异位骨化出现几率。在患者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患者的主动锻炼和家属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分阶段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亚,张招波,周小小,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1):94.

[2]童鹭华,曹荣华,叶华明,采用平行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