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关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黎佳影

贵州省罗甸县逢亭中学黎佳影

【摘要】爱学生,既是班主任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精神关怀”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了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意蕴,体现了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表达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精神关怀是班主任首要的、最根本的任务,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而且应以学生的精神关怀为工作核心。

【关键词】关爱;班主任工作;教育;核心

【中图分类号】G33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38-01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具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善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书中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也应没有教育。很多优秀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想,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是转化学生的主要因素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班主任的信任和关爱无疑是学生转化的主要因素。班主任的爱应该是闪光的爱、理性的爱。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班主任良好工作方法产生的源泉。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在班级中,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间的学业成绩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部分“后进生”。这些“扶不起的阿斗”,由于经受了太多的责备和冷落,他们的心灵便在无数次的数落中逐渐归于沉寂,成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创造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课堂上,我总是向后进生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回答正确了,我总是大加赞赏:“真棒,你的进步可真快!”即使回答的不够理想,也适当给予表扬,如:虽然你答得不够完整,但你的想法很独特。有的后进生鼓足了勇气,站了起来,却因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就说:“你的勇气不小,如果能把题答出来就更好了,希望你下次有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孩子的心中已感觉到了老师的宽容和关爱,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也因此而发生质的飞跃。

二、以爱为出发点,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

“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同样要从爱出发。它在要求上绝不允许苟且偷懒,歪门邪道,而在态度上应该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导之以行”。我教过一个学生叫王浩,各方面也较为出色,同时他的自尊心又极强,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绝不服输。可不知怎地,突然间一连几天上课回答问题时一反常态,变得吞吞吐吐。我几次找他谈话,就此事责问原因,他只是掉眼泪,也不知事出何因。我决定换个方式,于是,便开始留心他的变化。找出了事情的症结,向他委婉地指出:答题时不该受别人的干扰,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的实力,心理怎么想就怎么说。经过两天的努力,他的这一“缺憾”终于消失了,我也松了口气。同时,我也欣喜地发现,在周记《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中,该同学就把此事活生生地写了进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班主任应当怀着爱心,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进行安慰、说理,使他们明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正是爱之深,才忧之切,进而教之严的,这样做正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得以健康成长。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理解是一种更重要的爱,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心灵上的沟通,就会使他们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讲的话愿意同我讲,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欢对我谈,想不通的问题愿意从我这儿找答案。我们班已形成了这样的班风,我们班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能主动找我谈心,有些时候有的同学看我很忙,但有事想说,就很有礼貌地在我桌上放一个条子,或在作业本中写一句话告诉我:“老师,有时间您能不能和我们谈谈”等等,这样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尤其是当不少学生把我称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导航员时,我为之一振,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气氛。

三、以耐心帮助学生转化,树立学生的自尊形象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让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后进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地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后进生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然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在21世纪,班主任工作无疑地将面临着教育革命的新的课题。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学生,将师爱情感洒向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去开启各种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一定能给学生带来和煦的春风,给班级带来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