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潘林君马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潘林君马昌

潘林君马昌

潘林君马昌

(山东威海市黄海医院264200山东威海)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5例。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疗效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干扰素;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疗效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在临床治疗上,采用有效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意义重大,我院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0例,在征求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5例。治疗组患儿45例,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最小的1岁,年龄最大的5岁,平均年龄为3.5±1.5岁。病程最短的1天,病程最长的9天,平均病程为7.5±3.5天。体温最低37.9度,体温最高39.0度,平均体温为38.2±1.5度。对照组患儿45例,其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最小的1.2岁,年龄最大的5.5岁,平均年龄为3.7±2.5岁。病程最短的1.5天,病程最长的7.5天,平均病程为5.5±2.5天。体温最低37.6度,体温最高38.9度,平均体温为38.1±1.6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依据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所有入选病例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

1.2方法治疗组患儿给予干扰素α-1b,5万-8万U/kg,每天一次,肌肉注射。琥宁5-10mg/kg,每天一次,静脉点滴。三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患儿琥宁5-10mg/kg,每天一次,静脉点滴。三天为一疗程。根据两组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以相应的退热降温处理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包括退热时间,皮疹和溃疡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2]显效:即患儿在用药治疗后的1天-2天退热,体温正常。用药治疗后1天-3天皮疹和溃疡消失。患儿口内不流涎,能够正常进食;有效:即患儿在用药治疗后的3天-5天退热,体温正常。用药治疗后4天-5天皮疹和溃疡消失。患儿口内不流涎,能够正常进食;无效:即患儿在用药治疗6天后,未退热,体温仍交高。皮疹和溃疡未消失。患儿口内流涎,不能正常进食。且病情有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2和t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一

表一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一可见,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总有效率82.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2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较,详见表二

表二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较

由表二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因病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其中1岁-5岁的婴幼儿是主要发病群体,具有群发性的特点。71型(EV71)肠道病毒与A16(CA16)柯萨奇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3],其中71型(EV71)肠道病毒可以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手足口病被我国卫生组织于2008年5月2日,列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上的专业性、针对性的治疗用药较少。临床上主要治疗采用抗病毒的基础治疗,治疗效果较差,临床疗效不明显。我院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干扰素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由DNA重组技术制成。具有抗DNA和RNA病毒的巨大作用,强有力的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增强细胞活性、消灭病毒的作用,达到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干扰素作为有效的抗病毒制剂,对于人体的多种病毒感染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炎琥宁是一种经穿心莲提取的中药制剂,具有解热和抗炎及促肾上腺素功能以及镇痛作用,能够使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体液免疫能力增强,可以抑制DNA和RNA病毒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具有良好的抑制病毒和消灭病毒的作用,提高提高人体自身细胞的免疫力,以促进人体恢复康复。

综上所述,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N].健康报,2008-05-05,(5).

[2]李学森,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109.

[3]叶崎,邬菊英,俞海燕.1566例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2):1541.

作者简介;(潘林君,女,山东威海1978.6,单位:山东威海市黄海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