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长度导管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中等长度导管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何菊芳李静辉薛红

何菊芳李静辉薛红(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解决围手术期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得出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置入较深静脉穿刺和PICC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置管后的护理,方可减少甚至避免不良护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中等长度导管肘前区静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039-0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及许多并发症。中等长度导管为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能够安全地输注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30例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穿刺置入,其尖端定位于腋静脉,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避免了高渗性、强刺激性的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坏死,而引发的医疗纠纷。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44~84岁,平均60岁;食管癌8例,肺癌10例,脑出血1例,肺心病2例,复合伤7例,脓胸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使用药物: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白蛋白,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含钾和维生素溶液、5-FU、顺铂等化疗药物。

1.2使用指征(1)预计静脉输液治疗1周以上的病人,应用高渗性、强刺激性药物者。(2)外周静脉质量差,不易穿刺者。(3)肘前区静脉充盈、无损伤、无感染者。(4)凝血功能正常,无明显出血倾向者[1]。

1.3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中等长度导管,型号19G;防针刺伤型可撕裂导入鞘。静脉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的必要性及简单操作过程,并取得同意,嘱病房其他人员尽量减少走动后再行操作。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拟置管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选择静脉,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先用酒精棉签行皮肤消毒3遍,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20×20CM,酒精待干后,碘伏消毒3次后待干。穿手术衣,戴手套,打开中等长度导管穿刺包,铺孔巾及治疗巾,建立周围无菌区,暴露穿刺部位,准备置管物品于无菌台面,让助手在上臂扎压脉带,使静脉充盈,嘱病人握拳,去掉穿刺针保护套,松动针芯,绷紧皮肤,以l5°~30°角穿刺,见回血后即降低穿刺角度再进针少许,推进导入鞘,确保导入鞘进入静脉,让助手松压脉带,病人松拳。左手中指按压导入鞘前端静脉,减少血液溢出,从导入鞘中退出穿刺针;用镊子轻轻夹住导管尖端,将导管匀速送入静脉,送入导管10cm左右,指压导入鞘上端静脉固定导管;退出导入鞘,使其远离穿刺部位,撕裂并移出导入鞘;继续递送导管,直至导管完全送入;握住导丝柄,撤出导丝,用5ml注射器抽回血,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再用生理盐水20ml以脉冲方式冲管,连接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肝素盐水(10~100U/m1)5-10ml先脉冲式冲管,余0.5ml-1ml正压封管;移去孔巾,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周围皮肤,切记不要刺激穿刺点,待干后,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方纱吸收渗血,将体外多余导管弯成“S”型,贴透明贴膜,然后用胶布以蝶形交叉固定肝素帽。指导患者或家属穿刺点局部轻轻按压15~30min。

2护理

2.1中等长度导管健康宣教

2.1.1术前宣教先由主管护士向患者讲解长期大量输液、药物的刺激可增加对静脉的损害,介绍中等长度导管的注意事项,穿刺需要时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用导管的种类、价格,特别注重讲解目前中等长度导管在长期输液治疗中的作用和优点,以及置管的必要性,简单描述置管过程,示范置管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尽量争取一次穿刺成功。②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身体放松,为置管创造良好的身体心理条件。告知患者及家属应用中长导管输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费用情况,患者同意置管后签署置管同意书。

2.1.2中等长度导管置入后患者的宣教(1)保持穿刺处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2)无菌透明贴膜有固定导管和保护穿刺点的作用,患者不应擅自撕下贴膜;如发现贴膜有卷边、脱落或者贴膜因汗液而松动时,应及时更换贴膜。(3)携带导管可以进行淋浴,但应避免盆浴。(4)避免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及避免剧烈活动。(5)置管一侧手臂避免测血压,扎压脉带,不能由此高压推注造影剂和药物。(6)注意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特别是在穿、脱衣服时要防止把导管带出,如果不慎将导管部分拉出体外,严禁自行将导管送入。

2.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1穿刺置管不成功的原因及措施由于穿刺者的经验、技术及病人的血管条件不同,静脉痉挛、静脉瓣分叉等原因可致穿刺困难、送管不顺利,导管无法完全送入或反复穿刺,造成皮下血肿、破坏血管,无法再进行穿刺而导致置管失败。护理措施:术前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如血管状况、全身营养状况及配合程度。由有经验的护士负责穿刺,并备一名助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在皮肤感染处及静脉瓣处穿刺。详细解释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手臂外展。在送入导管时,要注意用力均匀、缓慢。

2.2.2静脉炎多发生于穿刺后1~7d,主要为机械性刺激所致。因此,应加强皮肤穿刺点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疑有感染者应重新消毒。

2.2.3发生导管败血症的原因及措施由于操作者穿刺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敷料更换不及时,反复穿刺,肝素帽长时间使用或不及时更换。病人可出现高热,血培养阳性,使用抗菌药物和拔管后症状消失。护理措施:规范精细的导管维护。

2.2.4导管移位、脱出操作者由于固定方法不当,病人出汗、渗血、敷料潮湿未及时更换,或更换手法不当等原因而导致导管移位,外露部位进入血管或外露导管长度增加或者导管完全脱落。妥善、牢固地固定导管,发现松动时及时更换敷料。

2.2.5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最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两种。护理措施:正确冲洗导管可预防导管堵塞。

3小结

中等长度导管置入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置管快、并发症少等特点。肘前区皮肤薄而柔软,浅静脉管径大,位于皮下,血管选择机会多,可在目视下进行穿刺,成功率高,是由护士独立解决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与PICC相比,操作更为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用,不需做X线定位,且降低了经济成本。只要注意合理的选择静脉,严格遵守置管的操作程序,就可避免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发生。其导管维护依靠的是精心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而连续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临床护理时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多地了解新技术的方法及优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中等长度导管为更多病人解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艺红,刘燕,邱晓燕.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病人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0(6):102.

[2]李文慧,王菊梅.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重症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84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