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思索,团队共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个性思索,团队共生

柴根廷

柴根廷哈尔滨市松浦学校150028

摘要笔者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校长当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学习中深度融入自己的思索与实践,并在学区和集群团队碰撞浸润中中共生。

关键词农村学校城市化强化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更是一个个性相融、彼此合作的社会,学习、合作是聪明人的智力加速器。时值哈尔滨新区扬“一体化,一中心,双引擎”远帆,学区、集群发展,学习、创生之风沁入每一个角落的契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不仅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通过行业规划硬实力“富”起来之后,软实力迎头赶上实现学校内涵真正“贵”起来的重要瓶颈。笔者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校长当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学习中深度融入自己的思索与实践,并在学区和集群团队碰撞浸润中中共生。

一、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做学习型、有内涵、有视野的明师(明日之师)

实力决定魅力,眼界决定境界。讲学习理念已家喻户晓,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新生代的学生,教师的自我定位尤为重要。教师不能满足于做匠师,因为匠师缺思想,缺激情,缺乏永不满足追求自我完善的激情,向上的生命激情;我们不能满足于做儒师,因为儒师学科知识虽然很精通,但缺乏教育方面的创造;我们要做哲师,因为哲师始终在思考与创造中教学;我们更要做明师,即明辨,明白,明日之师。明辨即明晓时下教育教学的整体走势;明白即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与教育教学思想;明师最可贵之处在于其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浪颠,具有“明日”的教育理念,他们不是总讲别人讲过的话,做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在不断超越经验中实践,在不断创生中追求卓越!

二、引导教师依据学习所得,扎实实践,默契合作,不断创生

强化了学习意识,创设了学习氛围,教学校长此时应适时引导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思考依照学校状况,该变通理论与实践中的什么,该不变什么。让教师俯下身去,深谙教学中的实际,不将学习交流作为做秀的手段,而是认真地研究现实教育中具体而真实的问题;将教研和科研切实联系起来,不只停留在表面的听课、评课、经验总结。坚决杜绝教科研管理中的两张皮:理念与行为两张皮;书面材料与执行效果两张皮;教科研与教学两张皮,杜绝学习过后涛声依旧,初衷不改的境况。一个人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视野。学习就要拓宽视野,在不断超越经验中实践。

做学问不能躺在前人或过去的辉煌里,要不断打破已有的框架,不断创生,追求卓越。而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要善于找问题,有问题才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困惑就是收获,思考才会成功;要做哲师,有永不满足追求自我完善的激情,向上的生命激情;在思考和创造中教学,在不断超越经验中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登上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第三层楼:将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抛掉了,以至于无法描述他!

三、架设学习平台,挖掘团队学习内涵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同心声。学校应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活动,让学习、反思、研讨、合作、交流之风弥漫在校园。

1、阅读:教师提升自身文化底蕴的源头活水

我们强调,城市化进程中学校的文化气质要与学校一流的现代设施相适应,我们的文化底蕴要让我们有自信地走进现代化校园。学校为教师广开阅读渠道,征订各种书刊报纸,开放电子阅览室,为教师阅读提供方便。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读书心得:“埋头沉进去,昂首读出来,与名人对话,与未来沟通,徜徉书海,其乐无穷……”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获得精神的提升。

2、名家引领:教师成熟的隐形翅膀

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向名师学习取经。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派教师们外出听先进的管理理念,治班经验,呼吸教育教学的新鲜空气,邀请市内教师、学科专家等来校讲座或上课,充分发挥着“专业导航”的重要功能。在聆听与对话中,教师们感受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感受到了差距,激发了热情。

3、课堂实战:团队学习的核心内容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学校充分创设多种平台让每一位老师敢说,更善说。让老师们不仅在自己团队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在集体辩课过程中敢于亮出自己团队的观点,更要在“学校论坛”这一开放的平台上使思维得到升华。提高课堂实战能力,是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必修课。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后援团”。“一人执教,多人动脑”,团队中的每一位队员都为执教的老师提供着尽可能多的帮助。

课堂现场中的“观察团”。在课堂现场,执教者全身心地投入他的教学,而听课的老师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性听课”中。尽量达到上课者与听课者双赢。

课后评议时的“会诊团”。每次研讨课后的辩课活动,既是一种思维的碰撞,理念的交融,更是一次深度的会诊,这里有充分的肯定,更有问题的剖析,还有解决方案的设计。

我们正在立足于学校实际,创新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简约教学模式,意在使课堂教学在“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基础上,从杂乱走向清新,从肤浅走向深邃。从而找到一种易于师生共同参与,充满实效、充满后劲的课堂。

不以物喜,放下自己,潜心学习。做到了这些,就会成就管理者的实力与魄力。这种实力与魄力将会成就一位能够明辨大是大非,明白教育真谛,具有明日教育理念的“明”校长,而这位明辨,明白,明日的“明”校长将带领他的军团在七尺讲台上不辱使命,不断走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