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胃扭转的X线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婴儿胃扭转的X线诊断

陆美君朱智伟黄朝晖

陆美君朱智伟黄朝晖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东阳322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胃扭转的X线诊断价值。

方法对23例钡餐造影的婴儿胃扭转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搜集病例23例,男婴13例,女婴10例。

结论钡餐造影能较准确地助于婴儿胃扭转的诊断及分型。

【关键词】婴儿胃扭转钡餐造影

[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8-00-

胃扭转是婴儿较常见呕吐原因,以反复吃奶后呕吐,主要症状为呕吐物不含胆汁,吐后仍有较强食欲。临床上较少见,在婴儿中发病率高[1]。诊断上需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而确诊。本人共收集病例23例,分析及总结其造影的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3例,男婴13例,女婴10例。年龄4~16月不等,最大的16个月。所有患儿均已呕吐就诊,呕吐以大量非喷射性的大口吐奶为主,多为喂奶后数分钟即呕吐,特别是移动患儿时更明显,呕吐物不含胆汁,一般吐后食欲良好。该病的患儿一般发育尚可,营养中等,可有轻度脱水貌。生命体征平稳,上腹稍膨隆,腹壁不发红,胃肠型及蠕动波少见;上腹可有压痛,下腹平软,无肌紧张;肠鸣音可活跃或正常。

1.2检查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HITACHITU-51(DR)胃肠机检查。检查前均禁食5小时,用鲜奶或奶粉加少量糖冲和钡剂,较单纯用开水调和更利于婴儿接受,不会发生拒食现象。喂服钡剂后在透视下变换体位观察,俯卧、仰卧、斜位及立位各摄片一张,以仰卧位及立位观察为准。

2结果

根据胃扭转方式的不同,X线影像分为器官轴型、网膜轴型及混合型三大类。

2.1器官轴型:以贲门-幽门为轴,胃体向上翻转,以新生儿多见,本组共12例,其X线特点为:

2.1.1胃呈虾状,可有两个气液平面或长液平面。

2.1.2食管腹段延长,胃大弯粘膜与食管腹段相交叉。

2.1.3胃大、小弯位置交换,大、小弯缘均为凸面弧形向上;胃大弯向上贴近左侧膈肌,胃小弯位于胃大弯下方。

2.1.4④幽门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球部呈倒吊状、垂向下方[2]



图1:器官轴型胃扭转

2.2网膜轴型:胃体沿横轴自右向左翻转,本组共9例,其X线特点为:

2.2.1胃粘膜十字交叉,有胃环行成。

2.2.2食管腹段延长,与胃粘膜无交叉。

2.2.3幽门与贲门距离缩短,幽门位于球部上方,贲门位置不改变。

2.3混合型:本组共2例,特点为患儿改变体位时胃扭转的轴型可变动,卧位为网膜轴型,立位为器官轴型

3讨论

3.1病因:婴儿胃小弯由小网膜悬吊,而胃大弯活动性较大,加之婴儿腹压高于肠压,肠道气体较多,使贲门和幽门非常靠近,胃大弯推向前方,胃结肠韧带薄而宽阔,胃体较钝。这种解剖形态易发生扭转,当进食后胃腔扩大时,由于胃的支撑韧带异常松弛,即会发生胃扭转。

3.2特点

3.2.1小婴儿胃扭转多数为不全性扭转,扭转程度为180°或小于180°用手按摩上腹部或改变体位时刻自行复位。

3.2.2胃扭转多为特发性,产生呕吐的原因不是梗阻造成的,而是由于胃体部抬高向上翻转,使胃体在仰卧位时明显高于食管口腔水平,加之吞气较多,贲门收缩功能较差,食入奶水沉于胃底,易于返流吐出。

3.2.3胃无扩张,无滞留液。胃排空与体位有关,右侧卧位优于仰卧位。因为右侧卧位时奶汁流入胃体及幽门窦部,气体留在胃底部而易于排出,或随年龄增长呕吐症状就会自行消失,一般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

3.3X线检查的重点:婴儿胃扭转主要通过扭转的形态确认。立位时出现的双气泡双液面使胃呈虾状,仰卧位时使胃呈球形,斜位观察幽门管的形态、长度,有无狭窄以排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俯卧位时扭转的胃大多可自行复位。

3.4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瀑布型胃鉴别。瀑布型胃胃体的位置相对较高。但胃窦明显低于胃底,立位时胃内出现一个液平,胃大弯仍向下,且不与肠环形成一连续的弧。本病需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所致胃扩张相鉴别,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见线样幽门管,大小弯位置正常等X线表现容易鉴别。

4结论

胃扭转是婴儿最常见呕吐原因,小儿胃肠造影可以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明确依据。但因小儿对X线极为敏感,应尽可能的减少X线的辐射。

参考文献

[1]李敬才,周珉等?新生儿慢性特发性胃扭转62例临床x线分析,实用儿科,1994:9,42。

[2]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腹部,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9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