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调节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无边界职业生涯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调节作用

基艳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摘要】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这是对传统稳定直线型职业生涯模式的创新。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心理资本要素的差异化表现进行分析,探索心理资本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进而从心理资本培育课程、心理资本培育环境、学习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调节作用,以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就业能力;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87-03

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下,传统职业生涯模式的固定且直线型特征表现出后力不足,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无边界职业生涯课题研究应运而生,在传统就业能力特征基础上实现了突破创新,强调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作为就业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在就业压力下需要获得深度开发并适度调整,以持续发挥对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研究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心理资本各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心理资本的开发策略对有效缓解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结构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无边界职业生涯概念最早由Defillpi&Arthur提出,是指员工超越单一就业环境限制实现跨组织、跨领域持续就业的个人职业规划,强调对员工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开发,突破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下的长期雇佣关系,关注员工就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早在1909年,W.H.Beveridge就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但发展至今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标准,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呈现出的就业能力涵义也有所区别。国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郑晓明首次提出了个体就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员工能够获得、保持一项工作,并积极应对工作变化,实现个人进步和发展所具备的能力。雇主对员工就业能力的界定通常以个人对雇主所创造的价值与雇主付出的资本之间的比率为依据。

1.2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稳定且直线的特征,强调以单一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长期适应某个特定的就业环境,强调大学生个人专业水平的纵向深化,对其交叉学科的拓展能力和岗位变动适应性关注不足。随着社会行业的边缘融合与学科交叉,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呈现出新的结构特点。

加拿大会议委员在2000年的研究中将就业能力划分为基本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协作技能三个方面。基本技能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交流、处理的能力,问题思考分析能力,总结拓展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技能涉及到面对工作生活时的态度,社会及环境适应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协作技能包括与同事、客户、上司等群体交流互动的能力,协同合作的能力以及参加公众项目、集体活动时表现出的执行力、组织力等。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2.1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管理学、经济学、投资学领域,国内对心理资本的定义普遍采用F.Luthans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工作、学习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涉及到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兴趣、韧性五个层面。本研究是以开放性的眼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积极心理品质的潜能,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2.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当前国内对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通常以Luthans制定的基于美国样本实测的心理资本量表为基础,柯江林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心理资本量表的中国本土化,相比于Luthans的量表更具代表性。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经过专家认证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年级、性别、生源地、专业、家庭背景等。首先,大学课程和专业学习水平随着年级升高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也在提高,学生在不断吸取专业知识以及获得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对待职业发展规划的态度也趋于积极乐观;其次,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大多属于一、二线城市,社会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明显较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产生直接影响;再次,家庭教育背景、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心理期待和要求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也有影响作用,通常家庭压力控制一定范围内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最为明显。

3.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3.1就业能力现状表现

张晓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归结为学习适应能力、获得工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熊书银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包括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合作意识、工作能力等;张丽华从求职应聘力、社会适应性、自我意识、思考力、实践力五个维度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研究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创新,从工作执行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个性适应特征、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表现。

励骅,曹杏田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一文中针对不同性别、专业、社会实践经验、学生干部经历等大学生群体展开关于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现如下:其一,女大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明显偏高,这是由其亲和力、交际沟通以及心思缜密等先天性优势所决定的,这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培育方式具有借鉴性意见。其二,而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与专业类别并无显著关系。其三,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表现较好,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实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就业能力综合得分;其四,具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综合得分偏高,学生干部相比于普通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活动组织、管理机会,且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方面就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来看,大学生接触较多的是理论知识学习和信息资源整合,这对培养资源整合能力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较低,缺乏丰富的实习经验,对待工作缺乏合理的切入点和高效的执行计划,导致工作执行力不足。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积极心理素质作为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成为大学生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资本。大学生一方面要关注自身素质发展与社会需求发展之间的适应性,以社会岗位整合趋势为积极心理素质培育的导向,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和就业恐慌。另一方面则要主动提高自身工作积极性、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资本要素,满足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对就业能力的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动态,制定宏观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从微观处着手于心理资本的调整。

4.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侧重在就业压力形势下大学生心理资本要素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具体从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兴趣、韧性五个层面进行分析。

4.1自我效能感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要付出的努力或价值的自信,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创新创造力、操作实践能力、社会岗位适应能力等社会就业能力的信心,对就业能力有预测作用。只有具备了坚定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在就业实践中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时做到从容、镇定,有效克制就业焦虑和恐慌。当前大学生自我效能表现普遍不佳,这是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策划,轻执行的错误就业观念,导致在落实到具体工作时表现出信心不足。

4.2希望因素

在大学生心理资本构成要素中,希望的有无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希望也可理解为一种科学适度的就业目标,对制定有条理、有计划的就业策略有导向作用。在希望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倾向于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就业实践中,相反的,希望缺失首先意味着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否定。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对希望积极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更高,缺失希望的大学生是难以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的。

4.3乐观因素

乐观是个体对正在和即将参与的工作积极性的归因,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具备乐观取向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够主动派遣消极情绪以降低情绪化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在乐观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把积极因素扩大化并使之作用于工作情绪中,并将消极因素视为外部的、临时的的外因。这对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就是具备乐观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能够在就业能力中表现出优势的原因。

4.4兴趣因素

兴趣能够转换为个体工作的内在动力在就业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直接决定了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前景。各种外部的推力都是被动的、暂时的,无法对员工形成长期有效的督促作用,只有基于兴趣的内在动力能够引导员工主动拓展就业能力,获得较高的可雇佣性,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将兴趣激发作为管理员工效能的重要措施。

4.5韧性因素

韧性是指大学生对待困难和挫折时所具备的坚持、自我恢复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就业能力同样具备正向预测的作用。大学生的求职、就职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会面临来自社会压力、专业不符、性格缺陷、经验不足等多种内部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面对这些困难挫折只有具备韧性的个体才能迅速从受挫的阴影下走出来,寻求问题的积极应对策略,并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迎难而上,最终坚持到最后。

5.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对策研究

5.1开设系统的心理资本培育课程

首先,建设完善的心理资本课程开发体系,包括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测等,要将心理资本课程的重要性落实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宏观策略中。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资本对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设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拓展逐层推进的教学计划,通过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心理资本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要素。再次,跟踪关注在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成长发育动态以及毕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其就业能力中的效能发挥,建立机动的信息反馈教育体制。

5.2创设积极的心理资本培育环境

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移动终端、校报、宣传栏等媒介扩大感恩、乐观、希望等心理资本要素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氛围,将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融入到无时无刻的隐性教育当中;其次,借力校园主体社团平台和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体类、益智类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兴趣等心理资本要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再次,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专业实习频率,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了解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社会的人才需求。

5.3制定科学的学生学习评价制度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评价制度应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个维度建立,这是因为无边界职业生涯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涉及到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岗位胜任力等多个要素,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再是个体封闭环境下相对单一的某类特质,而是环境、岗位、人脉多方磨合的质性体现。首先,将心理资本各要素以量化的形式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按照自我效能、乐观、兴趣、希望、韧性各类要素的得分综合分析学生心理资本成绩的高低。其次,培养学生评价他人和自评的特质,促进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让大学生学会以科学、客观的视角窥探自身与他人心理资本表现的优劣。再次,根据学生兴趣、自我效能的不同表现设定差异化的学生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兴趣及个性化素质的发展,使心理资本培育方向符合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的动态需求。

5.4发挥德育对心理资本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道德素质是心理资本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道德教育为导向创设心理资本培养路径是必要的。首先,将道德教育纳入心理资本培育的战略当中,以此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使之朝向积极乐观的态势发展,培养大学生乐观、希望的心理资本特质;其次,发挥德育的人本精神,在心理资本开发过程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理念,强调在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互助共赢关系,强调平等、民主、尊重的道德准则。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再次,以德育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思维拓展力,实现大学生在岗位上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是全新挑战,能否充分开发心理资本要素并发挥其对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直接关乎到大学生能否从校园成功过度到社会并以持续性提升的态势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就业压力持续加剧的形势下大学生心理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更加凸显出来,高校教育应将其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宏观策略当中,通过课程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德育建设等多种途径深度开发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吴杲,杨东涛.无边界职涯背景下的离职:重回决策者中心[J].心理科学进展,2015,02:289-302.

[2]王忠军,温琳,龙立荣.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5,01:243-248.

[3]谢义忠,陈静,朱林.就业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实证研究成果[J].心理科学进展,2013,03:517-529.

[4]关翩翩,李敏.生涯建构理论:内涵、框架与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5,12:2177-2186.

[5]郝丽风,朱力.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4,03:146-147.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政课题(课题号:15F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