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肠镜清洗方法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两种不同的肠镜清洗方法比较

张小燕

张小燕

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肠镜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以期找到更好的肠镜清洗方式。方法随机挑选待清洗的肠镜96支,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8支,一组设为实验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四槽法进行清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三槽法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分别检查两组所剩余的细菌。结果实验组残留的细菌为(4.1±1.8)cfu/件,对照组残留的细菌为(26.7±7.2)cfu/件。结论用四槽法清洗肠镜的效果更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肠镜清洗;四槽法;三槽法

【中图分类号】R4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479-01

很多肠道疾病在进行诊断时都需要用肠镜加以辅助,肠镜已成为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的工具。但是,如果肠镜使用后消毒不彻底,很容易将细菌带入受检患者的体内,造成医源性的感染,而这种医源性感染甚至会让患者染上更严重的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因此,有效的清洁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医院已经不再用原来的三槽法来清洗肠镜,而改用四槽法来进行清洗,本实验对比了两种清洗方法的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挑选最近使用过的没有清洗的肠镜96支,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8支,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四槽法进行清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三槽发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分别检查两组所剩余的细菌。

1.2方法

1.2.1清洗

实验组:第一槽放清水,第二槽放含酶洗涤剂,第三槽放百分之二的戊二醛溶液,第四槽放无菌蒸馏水。在第一槽中洗涤时,用纱布擦拭并用软毛刷清洗软管的末端和连接物镜的部分,清洗管道时用注射器不断的交替注入水和气体来将里面残存的物质清洗出来,然后将活检钳部分放入第二槽当中进行清洗。在第二槽的清洗中将可拆卸部分全部拆下,浸泡5分钟之后再进行清洗,用软毛刷仔细刷洗,所用刷子全部都是一次性无菌刷子,并不断的对通道进行冲洗,当洗涤剂中有肉眼可见的固体时应更换洗涤剂,对通道的冲洗要重复多次,确保通道当中残留的组织全部被清洗出来。第二槽中清洗完成后再放回第一槽中,用干净的纱布不断的擦洗整个镜身,用刷子刷洗通道在用清水反复冲洗,刷洗的过程当中注意动作不要过于粗暴以免造成损坏,直到清洗液变得清澈。清洗之后除掉水分浸泡进第三槽中,第三槽中的消毒剂要达到有效浓度,并使消毒剂充满整个管道,至少浸泡半小时。注意第三槽中的消毒剂不要溅入第四槽中,浸泡之后取出肠镜放入第四槽中,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残留的消毒剂,清洗过后取出用医用酒精擦拭软管和镜头等部分。至此清洗完毕。

对照组:第一槽中放清水,第二槽中放消毒剂,第三槽中放无菌蒸馏水。第一槽的洗涤方法与实验组相同,在第一槽中清洗完成之后除去水分放入第二槽中进行消毒,第二组的具体消毒方法也同第一组相同,消毒完成后放入第三槽中冲洗消毒液并用医用酒精擦拭。

1.2.2细菌的取样和观察

准备一个放有生理盐水和中和剂的采样管和一个无菌注射剂备用,用镊子夹取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擦拭整个镜身,然后将棉拭子放入已经备好的采样管当中,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采样管中的液体注入活检孔当中,活检孔另一端放置另一个无菌采样管,液体流入采样管当中后完成取样。蘸取样品接种在培养皿当中,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营养液摇晃均匀,凝固之后放入到温箱当中,两天后观察,计算培养皿当中的菌落数量,细菌的总数量即为稀释倍数乘以菌落数量。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测量的剂量数据,经t检验,P小于0.05表示差异。

2、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残留的的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如今在检查胃肠道疾病时常常会用到肠镜,肠镜的使用使肠道疾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容易,但因肠道清洁不干净而导致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种交叉感染甚至会让受检的患者感染上更严重的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安全。以前医院清洗肠镜都采用三槽法,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加以改进,采用四槽法进行清洗,也有很多报道指出这种四槽法可以大大提高清洁度,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实验组第二个槽当中所放的含酶洗涤剂是中性的液体,里面因含有可以降解蛋白质的相关酶类,在适宜的温度下洗涤剂中的酶类可以将难以清洗到的部位残留的蛋白质组织或者血液污渍等加以降解,因此可以提高清洁度。实验组第三个槽中和对照组第二个槽中所放的消毒剂都是浓度为百分之二的戊二醛溶液,在用这种消毒剂进行清洁前应注意清除肠镜中的水分,并排出气体使消毒剂充满整个管道,除了消毒剂的浓度要达标之外,还要注意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至少半小时,而且在清洗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可拆卸部分拆卸下来,以便使清洁更全面。

从实验结果来看用四槽法清洗后残留的细菌仅有(4.1±1.8)cfu/件,而常规的三槽法清洗之后残留的细菌高达(26.7±7.2)cfu/件,两种不同清洗方法所得的结果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说明四槽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清洁作用,适合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巩玉秀;武迎宏;郭燕红.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0.20.

[2]王静;钟秀玲;邓京玲;李楠.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进展[J].中国消化内镜,2007.06.

[3]乔瑞玲;张西英;李英萍.消化内镜常用清洗消毒方法和感染预防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09.25.

[4]袁荣.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维护保养方法研究[J].医疗设备,2015.04.15.

[5]AxonA,KruseA,UrgellR,etal.EuropeanSocietyof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guidelinesoncleaninganddisinfectionin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Endoscopy.1995

[6]AlvaradoCJ,ReichelderferM,APIC.APICGuidelinefor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flexibleendoscope.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2000

作者简介:

张小燕女(1979.08--),汉族,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镜的消毒隔离与内镜下治疗,籍贯:广东省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