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106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皮东辉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急诊科室的内科呼吸困难患者进行临床的病症诊断,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临床诊断和治疗信息,通过观察总结确认诊断和治疗方式的质量提升途径。方法:针对本次研究在本院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近五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106例,通过科学的检查和诊断确定为内科的急诊呼吸困难病症患者,其中存在45例病症比较严重的患者。针对以上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不同方式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单一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并进行信息比对。结果:通过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患者的病症干预,针对实验组采取的联合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比对发现,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诊断,对于患者后期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影响。重视为及急诊的内科患者采取呼吸困难病症的临床治疗干预,能够充分的患者患者的病症,并且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106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74-02

呼吸困难是内科急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其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等正常生理运作。患者在发病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的情况,由于呼吸节奏和频率上出现了与人们正常呼吸不同的情况,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病症情况。呼吸困难的病症可能表现为急性和非急性两种情况,患者出现的病症是由于心脏和肺脏功能缺失导致的。针对患者呼吸困难的病症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本次研究针对急诊科室的内科呼吸困难患者进行临床的病症诊断,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临床诊断和治疗信息,通过观察总结确认诊断和治疗方式的质量提升途径[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本次研究设计,针对本次研究在本院收集2011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五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106例,通过科学的检查和诊断确定为内科的急诊呼吸困难病症患者,其中存在45例病症比较严重的患者。通过本次研究收集的106例患者资料经过血液浓稠度的检查,加上心电图的检查信息作为病症诊断结果,针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患者资料收集标准符合本次研究应用。106例患者中存在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2到72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1±0.52岁。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提供,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信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研究比对使用。

1.2方法

根据研究设计需要,针对以上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不同方式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单一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并进行信息比对。常规组采取的常规治疗方式主要的使用单一的呼吸器进行患者病症的干预,单独使用口罩类型的呼吸器能够患者患者病症。实验组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干预,通过呼吸器口罩方式的影响,辅助增加超声类型的雾化吸入药物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再使用环绕甲膜穿刺的方式进行干预。呼吸器的工作原理就是依靠设备进行氧气的循环运输,以此保证患者能够通过设备的干预进行呼吸方式的抢救治疗和病症干预。采取超声模式的雾化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出现的咳嗽病症进行控制,缓解患者出痰的问题。关注到患者病症的情况为患者采取环绕的甲膜穿刺治疗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症,能够降低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但是以上的临床治疗干预方式需要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手段的干预进行操作,这样能够保证治疗的执行更加便利。患者到患者出现比较中的呼吸困难病症,针对患者进行甲膜穿刺的治疗方式,采取这种治疗的手段主要是为了干预患者呼吸系统出现的痰堵塞病症情况,采取雾化的方式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采取甲膜穿刺的方式能够更彻底的进行治疗,也保证治疗的效果更加优越。

1.3评价方式

针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困难病症的观察,通过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病症的缓解,观察患者病情缓解的程度差异,分析患者的呼吸情况是否呈现出好转,顺畅的程度是否符合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干预,通过科学的治疗方式能够得到一些结果信息总结。通过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患者的病症干预,针对实验组采取的联合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比对发现,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病症干预治疗效果明显的落后于实验组,单一的治疗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干预呈现出比较薄弱的现象,由于采取单一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模式,导致在临床治疗中出现很多突发情况得不到明确的干预阻碍,影响了实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病症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联合方式的干预治疗具有科学的积极性,能够及时的应对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实验组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痰液的分解处理。面对患者出现的危机情况采取甲膜穿刺的方式更加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方式,积极的解决了重症呼吸困难患者的病症情况。

3.讨论

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诊断,对于患者后期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影响。通过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患者的病症干预,针对实验组采取的联合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比对发现,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病症干预治疗效果明显的落后于实验组,单一的治疗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干预呈现出比较薄弱的现象,由于采取单一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模式,导致在临床治疗中出现很多突发情况得不到明确的干预阻碍,影响了实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病症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联合方式的干预治疗具有科学的积极性,能够及时的应对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实验组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痰液的分解处理。面对患者出现的危机情况采取甲膜穿刺的方式更加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方式,积极的解决了重症呼吸困难患者的病症情况。重视为及急诊的内科患者采取呼吸困难病症的临床治疗干预,能够充分的患者患者的病症,并且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3]。

【参考文献】

[1]张玄.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8:137-139.

[2]袁磊.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4:178-179.

[3]张丽.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J].中国民康医学,2015,23:3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