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英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王春丽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趣”艺术

一、辩证关系的调整──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

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行不通。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我在教学中切实处理好以下的辩证关系:

1、教与学

“教”与“学”,重在“学”,要化“教”为“学”。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变老师要他学为他自己要学,并努力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学。每教一篇课文,一定要学生先自我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则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老师略加点拨。这样学生学得牢固、踏实。

2、死与活

“死”与“活”,重在“活”,要化“死”为“活”。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如果忽视它的实用性,那是教学目的的偏离。我在教学中,注重运用,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每教一篇课文,或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或让学生演示课文情境,这样,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效果好。

3、外与内

“外”与“内”,重在“内”,要化“外”为“内”。我在教学中,注重启蒙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或引外助内,外为内用,或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讲课中,以课外生活为引例,帮助消化课内知识。

4、苦与乐

“苦”与“乐”,重在“乐”,要化“苦”为“乐”。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强调学习的刻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乐趣的引诱。应该讲,那是良药,但却苦口。我们要给学生以良药,但可以以糖衣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乐于接受。我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多样、知识的实用、内容的趣味、氛围的热烈,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也学得好。

可以肯定的说,教学中切实处理好以上的辩证关系,是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二、愉快氛围的创设──学生兴趣形成的条件

初中生正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争强好胜等特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育者只能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趣味导课,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的故事,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现在进行时态时,我制做了投影片: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海上漂流,同时播放英文歌曲Sailing。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是:I'msailing.这苍凉、低沉的曲调一下子就攫取了学生的心。听完后,我在黑板上板书:I'msailing.这个句子,学生很快就进入状态,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就接受了现在进行时态。

又如,在讲现在完成时的时候,我制作了这样的影片:画面1是一匪徒正在向银行走去,画面2是那匪徒已在银行里。再配上警察A和警察B的对话──画面1是“Thethiefiswalkingtothebank.”,画面2是“Thethiefhasbeeninthebank.”这样既复习了现在进行时,又导入了现在完成时。也就掌握了两种时态及其区别。

2、教唱歌曲,兴味盎然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唱的特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创造快乐的学习方法。唱歌曲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保持稳定、持久,思维活跃。

有些短语、句型结构不容易掌握,例如one...theother,学生会依据汉语的思维把它们记成one...other。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我教学生唱TwoLittleBlackBirds。歌词是:

Two1ittleblackbirdssittingonthehill.

OnenamedJackandtheothernamedJill.

ComebackJack,comebackJill.

通过学唱这支歌,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这一短语。

3、编顺口溜、记忆犹新

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我利用学生爱说的特点,教学生说顺口溜。

例如,在练习元音//时,学说:

Rain,fain,goaway.

Comeagainanotherday.

Allthechildrenwenttoplay.

显而易见,愉快教学注意发挥情感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满足。这应该说是学生兴趣形成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三、交际手法的运用──学生兴趣形成的途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以往的教学状况却并不尽然。广大师生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力,,过分强调书面表达而忽视口头表达,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应付书面题型,成了“哑巴英语”。中学英语“交际法”,以语言的实际意义为出发点,进行实际交流和模拟实践。

中学英语“交际法”大致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着手:

1、挂图展示

这是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所授的单词或语句制作成相应的挂图,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要求将单词或语句运用其间。例如:讲capital这个单词,可张挂北京、伦敦、堪培拉等地的风景名胜图片,让学生诵读:BeijingisthecapitalofChina.LondonisthecapitalofEngland.CanberraisthecapitalofAustralia.这样,学生掌握的程度令人满意,既欣赏到各地的美丽风光,又学会了相关的语言运用。

2、实物呈示

如果说挂图帮助了学生的理解,但还是“可望不可及”,那么呈现实物,则可让学生有更切实的感受。例如:讲bagpenwatch,pencil-box,pear,banana等,则呈示书包、钢笔、手表、文具盒、梨子、香蕉等实物,并指示实物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这样,寻常之物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教学的效果也好得多。

3、简笔图示

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决定了现成的挂图和实物是远不够使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去即兴描绘,于是课堂简笔画应运而生。这种画是配合教学需要的一种达意传神的简单图示,虽寥寥数笔,却敌过千言万语。

4、情境演示

教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课堂上,或由执教者充当示范表演者,或由学生配合。例如:复习have(has)beento...(去过某地方)和have(has)goneto...(到某地方去了)这两句极易混淆的句型时,可将教室前边的适当的处所分别假设成Shanghai,Beijing,HongKong,NewYerk,Canada等地,执教者作走向HongKong(香港)状,让学生A说,OurteacherhasgonetoHongKong.执教者又作从香港走向NewYork(纽约)状,让学生B说,OurteacherhasbeentoHongKong,butnowhehasgonetoNewYork.再用其它地点表演表述。这样,在相似的情境中运用和理解了句型。

5、对话表演

英语是表音文字,通过模拟对话,让学生读出语感。可根据课文实际,扮演文中人物,或改编课文内容、假设人物,然后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这样,学生学会语言的具体运用。

6、电化显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乃至多媒体已逐步被教育者作为辅助手段而加以合理利用。例如训练学生关于介词on,over,above(在……上)的用法辨析时,便可借助电教设备,制作成活动投影片。如果以“在课桌上有盏灯”为内容,则可先制三张图文灯片:(1)Thereisalightonthedesk.(2)Thereisalightoverthedesk.(3)Thereisalightabovethedesk.然后组合显示给学生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用法区别。

总之,“激趣”艺术抓住中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结构,改变那种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的呆板格局,加速课堂双边活动的实现,增强师生间的信息反馈,活跃气氛,融洽情感,有利于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学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等待者,而是作为活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在他们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这话是颇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