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分析

李平

〔摘要〕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科学,高中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理科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和接受,并在应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了解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上存在的误区,并提出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提升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

物理这门学科的建立是以对事物的观察和具体实践为基础和根本的,并通过多次实践和思考,总结出系统化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在高中学习阶段,物理是理科中的重要课程。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甚至会取消文理科限制。这对于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在此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总结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1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选择传统的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认为此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却忽略了物理课堂的本质。长期以往,将造成整堂物理课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还可能是一味的实验演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程度的没有充分的了解,导致教师讲的理论知识越多,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也越多,不理解的程度也更加严重[1]。久而久之,将会致使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明显降低,降低物理教学效率。

1.2教学理论与物理实践脱节。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更是体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形式。然而,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则难以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能对课本上的一些规律进行验证。

2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

2.1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倡导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2],是课堂的主体部分,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即使在应试教育理念下,难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课程标准的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必然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高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若要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则需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多数物理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获得理想的教学成绩,因此不敢轻易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学习并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衡量标准,这必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单纯的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意味着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合理的师生关系,并适度的放低自己的姿态和所谓的权利,从课前的导入环节,到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让其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思维和习惯。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自身的负担和压力有所缓解,同时,也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氛围。

2.2物理实验辅助教学。物理实验辅助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更是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以实验为基础,脱离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的。即使教材上和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知识和物理常识已被实验证明,且已经清楚明了的说明了相关规律和实验步骤,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要配合实验教学,获得传统教学法难以获得的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可通过亲自操作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变化,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可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教材上的理论,并明确物理公式产生和形成的来龙去脉。此外,通过物理实验,对书本上固定的知识进行论证,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将物理知识更加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更加深刻、直观的层面上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人教版第2章物理形变的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的物理实验,实验器材为不同材质的同一个物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发生形变,而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又可以恢复原样。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观察,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无法在实验室内操作,有些实验即使做了也十分麻烦,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对人造卫星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首先利用图片、多媒体设备等形式播放讲解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和物理现象。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抛出一些有效的问题,如:银河系中的星星为什么不会降落到地球上?等问题。因此,部分难以创设问题情境的实验,都能够采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且效果十分显著。并且,通过随机设置问题,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都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师要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课外教学活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领略到物理学的奇妙所在,最终可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荣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4):40

2邱建国.新视角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活动的思考研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4):30~31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62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