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2例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2例治疗体会

陈希妍石金河

陈希妍石金河(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急诊科河南卫辉453100)

【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115-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结果42例中毒患者经采用亚甲蓝及维生素C等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以皮肤、黏膜、甲床呈现不同程度发绀,且发绀与呼吸困难不成比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及饮食行业的检查、监督、管理与健全亚硝酸盐生产、销售,保管制度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治疗预防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起病急,进展快,重症患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心律失常、体克、肺水肿、惊厥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1],是急诊科医生处理的常见病和急重病之一,近年来该病较为多见[2],综合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2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65岁,平均45岁。

1.2中毒原因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用盐服用16例,食用卤菜10例,食用腊肉、香肠制品6例,食用不新鲜蔬菜1例,食用腌咸菜5例,自杀中毒1例,中毒原因不明3例。于食后0.5~3h相继发病,就诊时间为0.5~5h。

1.3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头痛、头晕,口唇、颜面发绀等,其中精神萎靡、四肢乏力21例,呼吸困难5例,恶心、呕吐8例,嗜睡、出冷汗、血压下降2例,腹痛、腹泻4例,抽搐2例。

1.4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10%~15%7例,16%~30%23例,31%~50%7例,大于50%5例。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70~96mmHg(1mmHg=0.133kPa)。

1.5诊治过程根据明确的含亚硝酸盐食物进食史,典型临床表现、体征,高铁血红蛋白试验阳性,排除心肺疾患及其他疾病所致发绀,可确立诊断。该组患者从发病至确诊时间为0.5~6h,其中2例患者在外院诊断为先心病青紫发作COPD,1例诊断为氰化物中毒。

1.6治疗方法42例患者均立即给予洗胃及20%甘露醇或50%硫酸镁溶液导泻,中重度患者给予氧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亚甲蓝lmg/kg加于50%葡萄糖液20ml中于15min内缓馒静注,同时给予l0%葡萄糖液500ml加维生素C3~5g静滴。抽搐者给予安定镇静,保持气道通畅,防治呼吸衰竭;低血压及休克者立即给予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0.5~lh后发绀缓解不明显者重复使用亚甲蓝治疗。

2结果

通过上述积极治疗1h后,34例患者发绀明显减轻,无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8例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重复使用亚甲蓝1mg/kg加于5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滴注,2h后症状缓解。42例患者于住院24~72h后痊愈出院。

3讨论

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为微黄色结晶,味咸而稍苦,颇似食盐,常被误用而引起中毒。中毒后发病迅速,如果不及时救治,可造成严重缺氧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致死或致残。一般0.3~0.5g可致中毒,致死量为3.0g[3]。

3.1发病原因(1)日常烹饪不慎误用亚硝酸盐。(2)食品加工过程中超剂量使用亚硝酸盐。(3)食用含有较多硝酸盐和一定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贮存过久的蔬菜、腐烂的蔬菜、刚腌不久的蔬菜。(4)长期储存食物变质,蔬菜腌制方法不对。(5)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苦井水或反复煮的汤、水。

3.2发病机制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与血红蛋白作用使Fe2+氧化为Fe3+,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并同时阻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缺氧。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因此当血液内其含量超过1.5g/100ml时,皮肤粘膜即可发生青紫[4]。若20%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则正常血红蛋白的氧合和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的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细胞内、外缺氧表现。由于大脑对缺氧最敏感,故中枢神经首先受累,大脑皮质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亚硝酸盐还对血管舒缩中枢有麻痹作用,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因而可导致血压降低[5]。若缺氧时间较长,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6]。

3.3临床特征多在食后0.5~3h突然发病,也有长达20h者,与进入量密切相关,肠源性青紫最短10min~15min。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因难,亦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皮肤青紫,也可以发展到舌尖、指甲青紫,严重者眼结膜、颜面、手足及全身皮肤呈紫黑色;呼吸因难,昏迷不醒,并可出现痉挛、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最后因呼吸因难而死亡。其发绀与呼吸困难不成正比,为其重要临床特征。本组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其中毒特点。

3.4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时发现、正确诊断是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的关键。有明确的亚硝酸盐食用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剩余食物和/或呕吐物亚硝酸盐检测及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确诊。但临床上往往中毒原因不明确,这时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就显得特别重要,要求接诊者能熟练掌握常见急诊疾病及各种中毒的临床特点。有以下情况者要考虑本病:(1)集体进食者均有口唇发绀;(2)发绀与呼吸困难不成比例;(3)急性发绀氧疗无效。且排除心肺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发绀。诊断亚硝酸盐中毒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1)地区差异、饮食习惯:南方和东北人有喜欢吃泡菜和酸菜的习惯。(2)进食后发病:中毒者多为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3)注意鉴别诊断:对于以紫绀为主要表现者,须与氰化物中毒、急性农药(有机磷)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支器官哮喘、急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气道异物等疾病鉴别。

3.5治疗治疗原则为催吐、洗胃、导泻、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及对症处理。尤其是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美蓝)的应用。但美蓝随着浓度的改变,能表现出氧化和还原的双重性能。美蓝治疗亚硝酸盐类中毒是利用其小剂量有还原性能,在低浓度或量少时,美蓝在还原型辅酶I脱氢酶(NADPH)的作用下还原为还原型美蓝,能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6、7]。治疗亚硝酸盐中毒时常用剂量是1~2mg/kg[8]。维生素C亦有促使高铁血红蛋白转变为血红蛋白的作用,与美蓝混合注射效果更好。而应用辅酶A,可加强美蓝的还原性,维生素B12与美蓝合用有协同作用,能使变性血红蛋白恢复时间缩短。本组病例亚甲蓝按lmg/kg使用,其中2例于2h后重复使用1次,经综合治疗42例全部治愈出院。

3.6预防根据亚硝酸盐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宣传教育:亚硝酸盐不能作食盐使用;过量使用会引起中毒;不吃腐烂的蔬菜,不吃存放过久的熟菜;不食用隔夜的温锅水,不用苦井水煮饭和做菜;不可大量食用刚腌的菜,至少腌20d以上再吃。(2)亚硝酸盐应有专人保管,防止误用、误食。(3)加强卫生监督:肉食加工应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添加,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为使食品色泽鲜艳过量添加亚硝酸盐,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7例救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80.

[2]胡萍,余少文,黄绮兰,等.中国主要省市1988~2003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57.

[3]秦品章.关于修改食品添加剂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卫生标准的若干建议[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150-151.

[4]CooperJR,KeatsAS.Methemoglobjnemiadiagnosedasaconsequenceofcardiopulmonarybypass[J].TexHeartInstJ,1985,12(1):103-106.

[5]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4.

[6]DemirelH,KosterVS,KootMJ,eta1.Methemoglobinemiaasanuncommoncauseofcyano-sis[J].TheNetherlandsJournalofmedicine,1999,55(1):19-22.[7]ModaraiB,KapadiaYK,KennisM,eta1.Meth-yleneblue:atreatmentforseveremethaemoglobinaemia,secondarytomisuseofamylnitrite[J].EmergMedJ,2002,19(3):270-271.

[8]BayardM,FarrowJ,TuperF.Acutemethemoglohinemiaafterendoscopy[J].JAmBoardFamPract,2004,17(3):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