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甘国强彭雪花廖丽彬刘瑞雪何春曹丽霞宋国平

甘国强彭雪花廖丽彬刘瑞雪何春曹丽霞宋国平

(新疆哈密红星医院疼痛科新疆839000)

【摘要】目的:考察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臭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水针刀;臭氧注射;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14-02

颈源性头痛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颞部或前额眉棱骨部,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是头颈部肌肉紧张挛缩与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受压。我们应用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病例均为我院收治并纳入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7年;治疗组30例,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0.2岁,病程从5个月-6年。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P>0.05)具有可比性。

1.2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依据[1]

(1)枕神经走行区压痛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2)在X线五位片中找到颈椎退行性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3)除外其它可至头痛的器质性病变。

1.3治疗方法:治疗组:具体操作方法:(1)针刀疗法。定位于颈枕部项韧带处先给予镇痛液2ml再松解挛缩的硬性条索、切碎痛性结节,剥离颈枕部软组织对颈神经后支的卡压。然后给予35ug/ml臭氧5ml。(2)对照组仅给予35ug/ml臭氧5ml注射。治疗期间,均嘱避免劳累及情绪过度波动。两组均4周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半年内随访。治疗中不再配合其他药物。

1.4观察方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头痛分级情况。头痛强度分为四级,1级:无头痛发作。2级:轻度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3级:中度头痛,影响日常生活。4级:严重头痛,需卧床休息。

1.5疗效标准:依据治疗前后头痛程度的比较:痊愈: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疼痛程度减轻2级;有效:疼痛减轻1级;无效:疼痛减轻不足1级,或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2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依据表1分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6.67%,对照组的痊愈率为16.67%。治疗组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恶心4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3讨论

解剖中发现[2]颈神经后支自颈神经发出后沿途发出肌支、皮支分布在颈部及枕部皮肤。因此,如果头颈部肌群的紧张挛,可使颈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在通过骨性纤维管或在颈部肌群交叉纤维中转折走行处受到卡压或刺激故而出现头痛症状。高位颈神经后支包括颈1~4与颈源性头痛关系密切。第2颈神经丛椎板间隙中出来,其后支分出内侧支、外侧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头下斜肌支。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导致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

臭氧的镇痛作用机制:1.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等产生疼痛,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经末捎,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2.氧自由基在外周和脊髓均有致痛作用,臭氧局部注射后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镇痛;3.炎症过程中的炎症因子能产生致痛作用,臭氧通过抗炎作用镇痛。

水针刀本身可于镇痛后颈枕部项韧带处松解挛缩的硬性条索、切碎痛性结节,剥离颈枕部软组织对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同时也可起到活血通络,疏通经脉,理气去痛的作用。针药并施,止痛祛邪的功效倍增。本组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6.67%,对照组为16.67%,治疗组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效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治疗颈源性头痛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效果多不理想。水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简单,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倪家骧.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2:116.

[2]王金武.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