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王月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呼吸结核科福建漳州363000)

【关键词】老年患者;安全隐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76-02

伴随中国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1],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及心理功能的减退,其在住院期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2]。评估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并寻找对应的护理对策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飨同道。

1.安全隐患分析

1.1患者自身因素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减退或疾病的影响,多有肢体力量薄弱或平衡功能障碍导致行动不便,加之心肺功能减退,其生活自理能力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许多老年患者存在固执的心理状态,不愿意接收他人帮助,但又受到自身状况限制,若勉强行动多会出现意外。同时由于许多老年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加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也是其发生意外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中,患者与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信任,或预期的期待值过高无法实现时对医务人员心存怀疑,不能积极的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对于疾病的救治也是极大的影响。

1.2住院环境隐患

国内大多数医疗环境多缺乏安全扶手等安全设施,同时由于床椅摆放不当,或床垫过于光滑,或病房照明灯光不足,或地面不平或太光滑,或病房、走廊堆放有障碍物,或楼梯过于陡峭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起居造成极大影响,也容易产生意外。

1.3药物安全隐患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因病情的需要服用镇静药、安眠药等中枢神经作用的药物时,易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若监护不力,容易出现安全问题[3]。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或认知障碍,易出现药物漏服、自服、错服的情况,若护理人员工作忙碌,未能时时看护,可能在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上出现错误,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同样是老年患者疾病恢复的隐患。

1.4护理不当

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可能存在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许多护理人员可能在护理专业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同时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与患者和医生的沟通不具体,不能很好的传达患者诉求与医生的指导,以至于在医疗过程中出现误差。再加上一些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有意识,或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与耐心,没有做好工作记录,对于潜在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影响护理工作的进展,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1.5陪护原因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要是家属或护工进行照顾,家属与护工均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些家属和陪护缺乏耐心,没有细心了解患者的诉求,没有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或没有及时向医生反馈,对老年患者均是潜在的安全问题

2.护理对策

2.1环境与设施

病房积极的消毒,医疗空间的整洁与空气流通,医疗操作的无菌性,能很好的预防院内感染。保持医疗环境的干净与干燥能够很好预防老年人滑倒或摔伤;床椅的合理安放能防止床椅转移过程中摔倒;床护栏及时拉起可防止翻身时滚落;夜间照明灯的设置为老年人夜间行走提供指引;呼叫器的设置能够让患者在发生意外后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拐杖等辅具的设置能为老年人的行动提供支持与方便;加强电气及热水源的管理,避免患者靠近,或协助患者使用,可防止患者发生烧烫伤;危险电器或设施设立警示牌、警示标语能给患者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4]。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在病房中将工作中的细节做好,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2用药安全

入院时要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帮助患者将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好,协助患者服药,避免漏服或口服自带药品影响疾病的恢复。服用中枢作用药物的患者应加强巡视,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此能有效避免药物对病情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起到极大帮助。

2.3护理管理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能有效降低护理不当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影响[5]。而对于特殊患者的特殊处理对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特使是危重症患者,应当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用品如:氧气、止血、血压维持药物、吸引装置等,必要时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动态监测生命征,并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应在入院时做好登记,加强看护工作,给患者佩戴记录有联系方式的卡片,或给患者穿戴有特殊颜色或标志的病服加以区分和警示[6]。

2.4健康宣教

给患者家属或陪护做好健康指导,取得家属对工作的配合,入院时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的饮食、检验、检查、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尽可能多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细心讲解病情相关知识及治疗内容,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情绪,增加他们疾病治疗的信心。

2.5人文关怀

与患者的沟通应该耐心细致,关注其情绪变化,对于患者的询问也要耐心予以解答避免应用专业术语,避免患者的不理解或误解,一些老年人可能缺少儿女的关心,应积极予以开导,解除患者的郁闷烦躁心理,甚至要积极与病人家属沟通,处理好患者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3.总结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年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安全因素如老年人自身疾病、心理、认知的问题,环境、药物的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不当等。通过建立一系列安全对策,做好对老年患者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加强对陪护及家属的指导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特别是要反复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及时消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不断审思工作中的不足,并从中获取经验,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将是极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洁,王净.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述评[J].医学与哲学(A),2015(01):61-63.

[2]林可可,赵静.住院老年患者安全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08):11-13.

[3]郑海岚,陈佳,楼伟建.163例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05):308-311.

[4]柯淑芬,李红.老年痴呆照护机构生活环境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2):211-215.

[5]吴亚辉.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856-1858.

[6]郭延萍,陈建新.护理干预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