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2010年—2011年麻疹流行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志丹县2010年—2011年麻疹流行调查分析

薛荣功李海春

薛荣功李海春(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陕西志丹717500)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56-02

志丹县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发生麻疹流行,2010年6月13日发生首发病例,2011年1月至2月达高峰,2011年6月3日出现最后1例病例,病例波及全县12个乡镇共发生76例麻疹,无死亡病例,发病率(76/154000)为49.35/十万,由于对高危人群采取应急接种,服用板蓝根冲剂等中草药预防,隔离治疗病人,开展全民性爱国卫生运动等有效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截止6月4日无新发病例。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1材料方法

1.1本文材料来源于志丹县麻疹监测系统,对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符合麻疹疑似病例者,逐个进行个案调查送检,根据个案调查内容逐项核对整理,统计分析。

1.2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公安局提供。

2调查结果

2.1全县发生麻疹76例,发病率(49.35/十万)。病例波及12个乡镇,爆发点集中在保安镇,保安镇发病36例,占发病总数47.37%,发病率为23/十万。发病时间以2011年1月至2月为高峰,一月发病25例,占32.90%,2月发病21例,占27.63%达高峰。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23例,占30.26%。0—8月组发病20例,占26.32%,为高发年龄组。

2.2时间分布,2010年6月发病1例,占1.32%,7月发病6例,占7.90%,8月发病9例,占11.84%,9月发病1例,占1.32%,10月发病1例,占1.32%,11月发病1例,占1.32%,12月发病2例,占2.64%。2011年1月发病25例,占32.90%,2月发病21例,占27.63%,3月发病1例,占1.32%,4月发病4例,占5.26%,5月发病3例,占3.95%,6月1例,占1.32%。

2.3性别、年龄分布。男47例,占61.84%,女29例,占38.16%,男女性别比1.62:1,发病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39岁。—5岁为单位统计发病年龄,0—8月分20例,占26.32%,8月龄—1岁14例,占18.42%,1—5岁13例,占17.11%,5岁—10岁4例,占5.26%,15—20岁4例,占5.26%,20—25岁10例,占13.16%,25—30岁7例,占9.21%,30—35岁2例,占2.63%,35—40岁2例,占2.63%。

2.4地区分布,本期麻疹流行波及全县12个乡镇,其中保安镇发病36例,占47.37%,为最多。次为顺宁镇7例,占9.21%。双河乡5例,占6.58%,旦八镇5例,占6.58%,永宁镇4例,占5.26%,张渠乡4例,占5.26%,杏河镇4例,占5.26%,义正乡3例,占3.95%,纸坊乡3例,占3.95%,金丁镇2例,占2.63%,吴堡乡2例,占2.63%,侯市乡1例,占1.32%

2.5免疫史,有免疫史33例,占43.42%,无免疫史20例,占26.32%,不详25例,占32.90%。

2.6临床症状,患者表现有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三期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卡他性鼻炎、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等症状,全部病例皆有典型的出疹与退疹顺序,即耳后、前额、颈部、胸背、四肢、手心、足心。皮疹特点为丘疹状,色暗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采取全部病例送市疾控中心ELISA法,监测血清中IgM抗体敏感特异。

2.7应急处理,对重点发病区保安镇,密切接触高危人群进行了麻疹应急接种和口服板蓝根冲剂,中草药预防,同时对各乡镇发病区域,15岁以下儿童进行应急接种丙种球蛋白和口服板蓝根冲剂,加强患者隔离治疗,使疫情得到控制。

3讨论与分析

疫情发生后,省、市专家来县指导防控,分析流行因素,提出应对措施。

3.1全程接种率低,全县发病保安镇为最多36例,占47.36%,其原因是保安镇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实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农村大部分人口进城,加之这些人居住不定,流动性大,有的为逃避计划生育,未按程序接种,免疫针次缺漏,易感人群增多。

3.2院内感染因素,从发病年龄观察,0-8月发病20例,占发病26.32%,不到接种年龄发病可能系院内交叉感染造成。有3例病例均系母亲患先麻疹,孩子也被感染,医院由于病房紧张,消毒隔离不规范,麻疹患者住院治疗,没有单人单病室,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3.3在确诊的病例中,无免疫史20例,占26.32%,免疫史不详25例,占32.90%,2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人数多,原因有村级专干更换,使以往记录资料不全,平时查漏补助工作不扎实。

3.4干部群众对免疫规划认识不够,导致儿童全程免疫及时接种率低。

3.5群众缺乏麻疹预防知识,自我保健意识差,本次流行2011年1月至2011年2月发病46例,达高峰,占60.53%,1至2月分正值春节,由于群众缺乏防护知识,麻疹患者未得到隔离,走亲访友,交叉感染,导致易感人群增加,发病增多。

3.6建议与意见加大计划免疫宣传,认真做好查漏补种;加强乡村两级计免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督导,提高有效接种率;做好麻疹病人的隔离、消毒。规范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麻疹防制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