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培训路径在ICU护士培训模式中的应用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层级培训路径在ICU护士培训模式中的应用与探讨

陈小琴

陈小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快速提高ICU护士的专业水平及各方面能力。方法将ICU护士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制定的不同级别的培训计划进行不同级别的培训,并组成固定小组上班,小组内成员由不同层次的护士组成。结果通过层级培训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组内“传、帮、带”的实践锻炼,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体护理质量及各层级的护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都明显增强。结论在ICU采取层级培训路径是以往护士培训模式上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ICU护士层级培训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025-02

重症医学科(ICU)是集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的护理单元[1],是生命维护基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疑难病例及越来越高的诊疗护理要求,提高ICU护士整体素质及全面能力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而限于中国国情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护士队伍又极其不稳定,护理人员流失相当严重,为在人员的不稳定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2009年8月开始采取层级培训路径对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经过四年年多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分述如下。

1培训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培训对象为ICU全体护士共30名(因工作调动或离职等原因人员时有变动),现有硕士学历1名,本科学历27名,大专学历2名,其中副主任护理师1名,ICU专科护士1名,主管护理师1名,护理师12名,护士15名。

1.2方法

1.2.1培训负责人由ICU护士长及ICU专科护士负责,实行层级管理。

1.2.2层级划分方法由培训负责人以广东省卫生厅出版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2]为标准,结合我科现有护士的实际情况,对我科现有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评估,将全体护士分成N1、N2级,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估不拘于护士现有的职称、学历甚至工作年限[3],。N2级护士为高级责任护士。将N1级再细分为N1-1、N1-2、N1-3级。

1.2.3形成固定小组将全体在职护士分为6个固定小组,每组4-5人,选择6名N2级护士担任组长,负责整组工作的安排和管理以及护士的培训。均衡护士力量,确保每组至少各有1名N2、N1-1、N1-2、N1-3级护士。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重新进行评估及分级。

1.2.4制定培训计划以《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施方案训练模块为大纲[4],立足于本科室情况,由培训负责人制定切合本科室实际工作要求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路径,避免华而不实。

1.2.5培训内容及方式

1.2.5.1理论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参加ICU专科理论及相关护理理论授课,课后每组自己再次组织复习消化,每月的授课内容同时也包括了由以组为单位组织的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要求动员全组成员参加,各组轮流进行。

1.2.5.2临床技能培训按照计划,每组的组长或由组长指定的N1-3级护士负责示范,在计划中,每月均有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技能操作,N1-1级偏重于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N1-2至N2级护士则偏重于专科技能操作的培训,组长负责组织。培训时间由各组自由定制,按时完成考核即可。

1.2.5.3临床实践能力按照计划由专科护士及每组组长进行总培训和组内临床培训。

1.3考核方式

1.3.1理论考核护理部统一年度理论考核,科内半年一次组织全体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新入科2年内护士每月进行ICU专科理论考核。85分为合格。

1.3.2技能考核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2项,考核内容为每月培训内容,各组长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进行考核,各组成员由组长负责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练习考核,直至合格为止,90分合格。考核成绩记录在册。

2评估培训效果

2.1设计评估系统对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入住ICU的病人/家属及ICU全体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比较改革培训方式前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抢救配合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及终末护理质量方面比较护理质量。

2.2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表1护士层级培训前后对比(%)

调查项目实施前(n1/n2)实施后(n1/n2)X2P

住院病人的满意度85.8(163/190)95(190/200)9.63P=0.002(<0.05)

医生对护士的抢救配合满意度85(85/100)96(96/100)7.04P=0.008(<0.05)

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6.7(20/30)93.3(28/30)5.61P=0.019(<0.05)

护理质量88.9(88.9/100)98(98/100)7.41P=0.006(<0.05)

注:表1中n1为调查的满意人数、护理质量的评价分数或发表论文数量;n2为调查的总人数或项目的总例数。

3讨论

3.1采取层级培训路径进行层级培训模式后,新入科的护士能较快地投入工作,带教时间明显缩短,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胜任ICU的基础护理工作,灵活的缓解了甚至解决了在人员变动中人手相对不足的问题。而在一组共同上班的临床工作中,临床实践及临床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顺其自然得到提高。

3.2层级培训路径使培训学习在分散中细致化,将培训任务分散至各组,在组内进行细致化练习,避免了示范者少学习者多,观察学习以及考核不到位的问题。

3.3采取了层级培训路径的层级培训模式颠覆了以往一刀切的培训模式,使各个层次的护士在各个层次各有所学,高层次的护士不必再浪费时间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没有达到该层次的护士也不必雾里看花式的被迫学习,囫囵吞枣,无法消化。

3.4采取了层级培训路径的层级培训模式将护士合理分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按照能力来承担相应份量的任务,使每个护士的能力及潜能得以充分应用,基础护理到位,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技术娴熟,医护配合敏捷快速,抢救成功率上升,杜绝了护理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以上,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3.5采取了层级培训路径的层级培训模式中护士按能力进行分级,打破了按年资而非能力评估和使用护士的模式,通过护士综合能力的逐级递增,给予参照相应级别定岗,定级,从而达到合理使用护士资源的目的。

3.6层级培训模式中,运用了层级管理模式,由于各组组长的参与,护士长的精力可以被解放出来放在科室护理质量的总把关上,从整体上运筹帷幄,使整个科室处于高质量的进步中。

采取了层级培训路径的层级培训模式的实施不仅高效的增强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提高了我科的护理质量,其优越性及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显而易见,是我科护理人员培训方式的一次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蓝蕙兰,黄慧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J],2008,43:1129.

[2]成守珍,张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55-64.

[3]成守珍,张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56.

[4]成守珍,张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