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地基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园林施工地基的处理

张博

张博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510075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发展也很迅速,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园林施工地基的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并深入地研究了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园林;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theconstructionindustryhasdevelopedveryfast,thefoundationistheconstructionoffoundation,thefoundationisdirectlyrelatedtothelifeofthebuilding.Landscapeconstructionoffoundationtreatmentisalsoveryimportan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foundation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in-depthstudyofitsqualitycontrol.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foundation;foundation;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

引言:

现代园林工程包括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另外由于某些工程的特殊需要,植物在非栽植季节栽植的情况经常发生。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1.表土复原地的地基问题

表土的采取和复原土壤是花草树木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构成团粒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的团粒大小为1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况下,表土具有大量养料和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剥去表土,最好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并按照一个方向进行,表土最好直接平铺在预定栽植的场地,不要临时堆放,防止地表固结。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施工时的地面状况应该十分干燥,机械不得反复碾压。采取深耕方法让土地风吹日晒,从而达到复原地膨软的目的,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应改良土壤,土壤改良深度以80至100厘米为宜(含表层)。

2.地基础施工工艺

施工流程工程测量定位———桩位放样———预应力管桩施工———工程定位测量———放灰线———基槽开挖———铺块石垫层———浇筑砼垫层———基础弹线、放样———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基础砼———砼养护———砌筑砖基———回填土轴线、标高的累计误差,经甲方及监理人员的复核,误差均在施工规范允许偏差内。

2.1基槽开挖

工程基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因施工期间雨水较多,故在开挖前,在建筑物的西端做临时集水井,由专人值班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排水,以确保基槽干燥,局部较深部位用小型清水泵不定时排水,以实现现场基槽开挖后无积水。对自然地坪定好标高控制点以控制挖土深度及基底标高。对挖土操作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基槽具体结构。

2.2垫层施工

待设计、甲方、监理等单位地基验槽后开始垫层施工。首先测定垫层水平标高,插上小标签,以确保砼垫标高正确性。垫层采用100厚C10砼垫层,在浇筑前己做好标签,来控制垫层标高。

2.3弹线放样

按施工图在砼垫层上弹出各轴线,并测设标高。

2.4钢筋绑扎

对进场钢筋进行力学试验,合格后才配料。绑扎时,严格控制地梁钢筋的保护层,各钢筋和箍筋的间距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柱插筋时,轴线同柱的对应位置正确,用方木对柱插筋进行固定,以防在砼浇筑发生位移。绑扎完毕后,及时做好隐检资料,经质监、建设、监理等单位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进行砼浇筑。

2.5模板安装

基础地梁及承台模板均采用九夹板,模板安装中拼缝严密,表面平整,节点做到精工细做,重点解决了因漏浆砼产生蜂窝、麻面的通病。基础模板工程经复核,各标高、轴线、断面尺寸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6基础砼浇筑

为了保证砼质量、缩短浇筑时间,本工程基础砼均采用商品砼。砼采用分段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完成的方法,简化砼的泌水处理。及时做好砼养护工作,砼浇筑后12小时,浇水养护14天。

2.7砖基施工

基础模板拆除后,进行砖基弹线放样。本工程砖基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砖、水泥、砂己及时做好物理试验工作,合格后才用于工程上。砂浆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为120S以上,随拌随用。及时做好防潮层工作。

2.8回填土

在拆除承台、地梁模板后,修补砼表面缺陷后,排尽积水,组织土方回填至设计室外地坪,用机械分层夯实。回填土采用原土回填,无含石块、碎砖、灰渣、有机物等。

3.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基础施工中,较常出现的质最问题有: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

3.1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

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3.1.1原因

轴线位移原因由于大放脚收分寸掌握不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已产生偏差,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就容易发生轴线位移。山墙处有控制桩,横端轴线由山端一端排尺控制。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3.1.2控制措施

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

3.2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3.2.1偏差原因

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2.2控制措施

应加强对基础层标高的控制,尽早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低凹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应采用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

3.3基础防潮层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砖墙表面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美观和结构强度。

3.3.1防潮层失效原因

施工中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摸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3.3.2控制措施

施工中,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24cm墙防潮层下的丁皮砖,应采用满丁砌法。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对防潮层的破坏。如图纸设计对防潮层未作具体规定,宜采用

2cm厚1:2.5的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做法,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季施工。

4.结束语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园林还是其它任何建筑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基础是与地基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工程结构。不合理的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基础工程质最缺陷与事故。因此,加强和改进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瑞玲,王海燕.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5,(17).

[2]肖雷.某住宅小区地基基础的处理[J].安徽建筑,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