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患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崔联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200235

摘要: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COPD、糖尿病等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卫生保健供需矛盾突出,急需形成规范的延伸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健康与护理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居家护理,仅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心病;糖尿病

一、老年冠心病患者居家护理

1、心理护理

冠心病发病时常见的症状是胸部压迫窒息、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等,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1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由于疾病治疗效果差,对疾病恢复失去信心,又惧怕死亡。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对此类患者应该让其相信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的方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此类患者不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不知道怎样才能康复,所以表现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对此类患者根据其个性,讲述本病的知识,告诉患者只要合理的治疗和调养就能减轻病情,稳定其情绪,正确的按照护理要求,从焦虑中解脱出来,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忌生气、发怒、和大笑。

1.3忧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此类患者对疾病的预后担忧,对此类患者加强有关疾病的宣传教育,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居家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要耐心治疗、精神开朗、避免诱发因素,定期随诊复查,乐观地面对疾病。

2、生活护理

2.1戒烟戒酒

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尼古丁可以直接损伤血管的内膜促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吸烟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减低,造成心肌缺氧。长期吸烟会使血小板凝聚增加促进血栓形成,促发心肌梗死等,而饮酒能产生过多的热量,增加心脏耗氧量,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加重冠心病,故烟酒应禁用。

2.2控制体重和防止肥胖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

2.3控制血压、血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原发疾病,有效保护心脏。

2.4忌缺氧,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2.5保持良好的睡眠,精神充沛,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和剧烈咳嗽。

3、饮食护理

少量多餐、定时用餐,不宜吃的过饱、过多,尤其是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饱,过多的食物摄入增加机体代谢负荷,加速心肌的缺血。

低脂、低盐、低糖、避免进油炸食物,全面均衡营养,做到各种食物搭配进食。食用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苹果、香蕉、西瓜、猕猴桃、燕麦、西红柿、胡萝卜、洋葱、橄榄油等。

4、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应该循序渐进,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日坚持20~30min,运动强度以心率为标准,心率应不超过160减去年龄为宜。

选择运动开始之前,冠心病患者应常规做心电图,征得医生同意之后,方可实施运动计划,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求助于医生。

运动形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运动前不宜饱餐,运动时不宜穿过厚的衣服,也不宜过度寒冷;运动后不能吸烟,不能马上洗热水澡。

5、常用维持药物

阿司匹林75~100mg/d,抗血小板凝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是冠心病一级预防最重要的药物。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刺激,故胃肠道患者要慎用。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及发病率,在调脂作用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降压类药物在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才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降糖类药物控制高血糖,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当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体力活动,就地休息,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如未缓解,隔5~10min再含化一次,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慎防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

1、饮食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合并症,需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多进食一些粗纤维含量高和含水溶性维生素的食物。老年患者可少量多餐,每顿饭八成饱就可以,避免暴饮暴食。需监测血糖变化,根据患者的血糖,及时调整饮食,若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进食食物或糖水。

2、药物护理

降糖药物一般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苯甲酸衍生物类、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因服药时间不同,故对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指导,并且指导病人掌握各类降糖药的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嘱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免突发低血糖可及时进食。未打开的胰岛素在2~8℃冰箱冷藏室保存,打开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25℃)下保存28天。不同的胰岛素剂型需不同时间注射,注射常用部位为三角肌下缘,腹部肚脐周围两横指,臀部、大腿前外侧,每次注射点应距离3cm,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针头为一次性,每次使用均需更换。在对患者使用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时需定时检测血糖,尿糖。

3、运动护理

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应有规律的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安排在饭后30min至1h为宜,根据个人体质、年龄,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量运动。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20-30min,可逐渐延长,但以不超过1h为宜。运动时随身携带甜食及写有姓名、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的病情卡以应急需。

4、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正常人弱,皮肤较容易感染、破溃、烫伤等,要指导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更换内衣内裤。特别做好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具体措施包括每日清洗按摩足部皮肤,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肤破损,血管搏动以及感觉运动等情况,鞋袜平整,宽松,有表皮破损时及时处理。

结束语

经过以上居家护理,给老年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营造一个非常有利、宽松的身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抑制和减少老年冠心病、糖尿病的发作次数,从根本上缓解和治疗冠心病、糖尿病。

参考文献:

[1]范卉,龚秀琴.老年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4,01:38-40.

[2]张思莹,医院老年医疗及护理服务[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彭宽,上海失能老人机构护理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

[4]肖亚梅,城市社区老年护理服务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

作者简介:崔联:女,上海人,主管护师,大专学历,主要从事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