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数学的美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如何加强中学数学的美育教学

王静

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王静056000

【摘要】:展示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一个巧妙的方法跃然而出,显得那么奇特、新颖,内心深处由衷产生无比的喜悦与冲动,刻骨铭心,这就是数学的奇异美;当冗长的陈述、繁杂的关系用数学语言演绎而出时,学生无不被数学的简洁美所折服;数与形的统一、对称图形、对称等式、对称变换的运用,显得那么和谐生动,使学生与数学的统一美,对称美交融一体。

【关键词】:中学数学、美育教育、

挖掘隐含的数学美,培养学生把审美趣味创造性地用于自己的学习。数学美作为一种诱因,往往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审美趣味性,学习过程便会在前进中留下美的轨迹,审美趣味将成为学生心理生活的催化剂,成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力量,让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比较,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加强美育,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我们知道,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利用生动的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然后再从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而美育所凭借的感性材料本身就是知识的重要来源,美育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不会妨碍数学教学,相反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促使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数学教学中美的形式,绝不仅限于算术美、图形美等,在多数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优美的板书,去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只有在这种美的教学情景中,才能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感情的陶冶同时活跃起来,否则就会使学生感到烦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中实施美育对于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加强美育,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习惯等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决不能单纯依靠智力因素,还应该把眼光放到具有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上。而审美教育,则为我们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首先,美育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正确学习目的的树立不能依靠空洞的说教,而审美教育则能启迪孩子的心灵,从而引起精神上的升华。如果我们能经常结合数学中美的形象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能形成学生最佳的学习动机。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然而劳动是美的本源,当我们带领学生经过艰苦的智力活动认识了一条规律,解决了一个难题以后,学生们就会尝到劳动的甘苦,感到美的愉快和享受,从而推动学习。美育的这种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树立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很多学生正是由此而深深地爱上了数学。

其次,美育也能提高学习兴趣。有浓厚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表面上看,数学学习要跟一些数字和算式打交道,确实是枯燥无味。但是何以有那么多学生深深地迷恋上数学呢?美的吸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受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面对审美对象往往很难形成理想的审美感,很难把审美客体的真正含义充分体味出来。对于小学数学中的简洁与灵巧的美,对称与和谐的美以及深刻丰富的内在美,学生很难自发地去发现它们,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这些审美内容,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看到数学中内蕴的那种特有的美的品质。

三、数学美体现在其推理过程的严谨和清晰的逻辑性中,数学要求学生推理和演算时概念要确切、前后一贯,判断恰当,推理有据。逻辑合理是数学美的体现。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透过学生正确的解题过程,看到他们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思路,感受到某种非常朴素的逻辑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这种审美态度去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和检查他们自己的作业,以避免作业中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四、数学美体现在数学的各种对称性中。对称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例如,让二年级小学生绘制乘法表,用不同的颜色表示l——9各自然数的倍数。学生从观察,对比这些图案中的变化,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并较容易的记熟乘法口诀。小学数学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还表现在内部对称性上。

五、数学推导过程的简明新颖也是数学美的表现之一。中小学数学习题往往有多种解法,在对比各种解法时,那结简洁的,特别是新颖独特的解法经常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引起一种愉快的怪异,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比较一题的多种解法,分析其优劣,从中找出合理、灵活、简捷的解答,应该是一种有趣的赏鉴活动,能开拓思路。

六、数学教学美表现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各种创造性学习活动,会给人们带来满足和享受。学生会从新颖而富于创造性的解答中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并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愿望。教师应珍惜学生的这种情感,珍惜他们的创造性欲望。

七、美蕴含在数学和谐性之中。(1)几何图形结构美和变化美;(2)数量关系在发展演变中的和谐美。(3)内部规律的依存和制约呈现出和谐美。

八、美蕴含于规律的诱发性之中。如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联想,模型的借鉴,灵感的捕捉等等,都有助于使学生感受到规律的诱发性所蕴含的美,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若能从应用数学审美的角度出发,审视问题结构的和谐性,追求问题解决方案的简单性、奇异性、新颖性,挖掘命题结论的统一性,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王国,陶冶精神情操,这对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