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 2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丁洁滕静怡付红莉

丁洁滕静怡付红莉(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20-01

医院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如果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几率就很大,从而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暴露是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危害。护士在工作中,受着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在为病人护理时,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并受着各种理化损伤因子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因此,如何进行职业防护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护士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职业防护进行综述,以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改进防护措施,减少因职业暴露所导致的职业损伤。

(一)护理常见职业暴露风险因素

1.血源性传播疾病对护士的职业危害

护士在护理活动中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机率较常人高,工作中凡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均可造成职业性感染。目前已知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传播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爱滋病毒(HIV)。另外,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爱滋病的发病率也呈倍增趋势,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护士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

2.呼吸道传染病对护士的职业危害

医院是病人和病原菌携带者高度集中的地方,是病原微生物聚集处,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均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医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其中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医务人员的鼻咽部普遍携带病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入侵机体引起感染。

3.物理因素的危害

①针刺伤:不少护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工作时不习惯戴手套,对刺伤认识不足等。据我国学者报道,国内职业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其中74.5%为污染针头所刺伤。工作中针刺伤造成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性感染危险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为乙肝、丙肝、爱滋病等。②职业病:护士工作比较辛苦,对护士带来的最典型的物理危害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致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护士除打针,还有职业所需搬运重物和病人,为病人翻身、铺床等,必须弯腰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这些都会导致腰腿疼痛。

4.化学因素的危害

①护士在配制各种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部分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被人体吸收,可引起脱发、白细胞下降等。长期接触细胞毒性药物,会在人体蓄积产生远期影响,可使自然流产率增高,致癌、致畸、致突变。调查发现,肿瘤科护士尿液中可监测该药物的代谢产物。②护士常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优氯净、臭氧等,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轻者接触性皮炎、哮喘、头痛、记忆力下降,重者中毒或致癌。

5.社会心理因素的危害

由于护士工作长期面对患者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加上护士队伍严重缺编,供不应求,护士工作量大,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增多等因素,过度的压力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导致护士身心疲惫。西安4所教学医院进行调查发现:临床护士有情绪疲惫感的占59.1%,无成就感者占53.2%。

(二)防护对策

1.做好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

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感染的主要职业因素,加强护士职业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因此,应普及防护知识,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或避免不重视、不细心所致的伤害。

2.加强锐器伤的防护管理,预防针刺伤

针刺伤、锐器伤是护士职业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中应注意预防,及时处理锐器物品。使用利器盒收集锐器能有效地预防利器刺伤,有报道使用锐器盒收集锐器可使刺伤发生率减少50%。操作中针头不要对着别人和自己。操作时养成戴手套的习惯,因为戴手套是医务人员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50%的血液进入体内。在接触经血液传染的病人时,一旦发生针刺伤,一定要严格进行清创、消毒、登记。

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认真执行6步洗手法,在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洗手,如手或其他部位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需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操作时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脱手套后立即彻底洗手,并注意手的清洁与消毒。

4.药物伤害的预防,增强护士对化疗药品的防护意识

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和护理操作中,应戴好手套、口罩帽子、防护衣,严格配制方法,明确注意事项。配药场所应有良好通风设备,有条件尽可能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并定期监测空气中的浓度,严禁超标。操作时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处理病人化疗后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必须戴手套。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刺激性、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在密闭箱进行,防止溅溢或外溢,注意通风,去除残留在空气中的浓度,减少与有害气体的接触。

5.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身心疲劳是当今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社会各界应倡导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风气。医院领导应注重护士行为心理的管理,提高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待遇,重视护士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护士学习深造的机会,为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公休时间。护理管理者应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缓解压力,减少身心损害,保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6.意外暴露后的处理

皮肤、眼、鼻、口腔被血液、体液、药物、化学消毒剂等意外污染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损伤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轻轻挤出伤口的血液,用0.5%碘伏或70%乙醇浸泡或涂抹消毒,并立即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7.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及跟踪制度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要做好记录,应及时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受伤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与监测,发现问题根据情况及时调换岗位,并建立跟踪制度,有效地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