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5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探讨

潘晓娜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因产后出血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185vs1399±170)ml、(5.23±0.67vs6.16±0.55)d、(3.22±0.52vs4.73±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身体康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53-01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经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9.5±4.7)岁;平均体重(60.2±2.2)kg;平均孕周(36.5±1.3)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9.1±4.3)岁;平均体重(59.9±2.4)kg;平均孕周(37.0±1.1)周。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及孕周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抗感染治疗。观察组(1)做好预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准备怀孕的夫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并利用视频、手册等相关媒介说明流产、引产的危害,有效避免因多次人流导致的产后易出血的倾向;(2)做好抢救工作。对于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医务人员应做好抢救计划,完善抢救工作。将抢救所需的物品药品准备到位。并对抢救人员进行指责分工,明确抢救流程。抢救人员的配备方面,由精通产科、儿科、内科、外科及护理的专家组成,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对产后出血进行准确评估并进行及时治疗;(3)提高急救技能。有计划、有组织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掌握急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定期进行考核;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4)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面对分娩产生的剧烈疼痛,许多患者内心充满恐惧和惊慌,导致分娩过程不顺利,加大出血的几率。医护人员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并帮助解答她们的困惑,减少内心负面情绪;(5)健康宣教,对于产后发生出血的孕妇,医务人员应在她们出血控制后,对她们进行开导。并将产后注意事项及时告知,避免发生延迟性产后出血。

1.3满意度评定

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级。非常满意:医务人员技术好,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无差错出现;满意:能基本解决疾病问题,但患者内心仍有疑虑得不到解决;不满意:技术不熟练或者对医务人员态度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24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出血的危害不仅仅是出血本身对患者造成的直接伤害,还因为出血间接导致的席汉综合征、贫血、休克等症状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产妇一旦发生出血,通常有会阴部无缘由流血、皮肤苍白、心跳先加速随后减缓、脉搏细速等临床表现。产后出血的严重性取决于出血体积、速度及是否有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则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征象。除了这些明显的征象外,产后出血的潜在征象也不容忽视。例如,休克早期时,由于体内代偿机制的存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并无太大变化,很容易被医护人员忽略(2);而后期出现脉搏细速、血压骤降时,已是疾病晚期,不但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还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目前普遍认为,造成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在所有因素中,宫缩乏力占据70%左右。子宫肌纤维由内环、外纵、中间部分相互交织而成。分娩完成后,子宫肌的三种纤维依靠走向的牵引力对肌束间的血管差生一定的压迫作用,从而产生止血效果。而当各种因素造成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时,则血管因失去压迫作用而发生出血现象;(3)胎盘因素。胎盘因素是继宫缩乏力之后,造成产后出血的第二大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等。胎盘滞留是指在胎儿离开母体30min后,胎盘依然停留在母体并未排出的现象,与宫缩剂的使用不当、手术过程对子宫的刺激过大有关。各种不利因素会导致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发生痉挛,形成收缩环,从而阻碍了胎盘的排出。胎盘滞留致使大量血块滞留在子宫腔内,扩大子宫腔的容积,宫缩乏力进一步加重,从而加重出血程度。胎盘粘连多由于按摩子宫不当引起的(3)。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过早过重的按摩子宫,使子宫正常的收缩和缩复运动消失,胎盘剥离过程受阻,致使剥离面血窦受损严重,血窦大量开放,从而发生产后大出血;(4)软产道裂伤。软产道在解剖学上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是胎儿娩出的重要通道。然而,受产力、胎儿体积、手术方式的影响,软产道容易出现裂伤。软产道裂伤导致的出血速度慢,出血体积小,容易被医务人员忽略,从而引起长期的持续性产后出血,对患者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4)凝血功能降低。一方面,分娩会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致使凝血因子在血液中的含量急剧变化;另一方面,患者本身的原发性血液病也会对凝血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凝血功能的降低,使产后出血的程度逐渐加重;(5)子宫内翻。第三产程中,如果医务人员对子宫底的压力过大或者对脐带的牵拉速度过快,则会造成子宫内翻,使子宫正常收缩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出血(4)。

综上所述,只有清醒的认识到产后出血的症状及原因,才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治疗中,观察组针对上述原因,从术前预防、医务人员技能、术后健康宣教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护理,不但控制了出血,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白玲.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152-153.

[2]刘霞.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工作研究,2014,22(4):142.

[3]丁春英.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23):277.

[4]王执玲.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此类产妇的护理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97.

作者简介:

潘晓娜(1989-),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毕业于三峡大学护理学院,本科,2009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