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金锋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燃油系统是汽车各组成部件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汽车的安全行驶,其中油箱的安装更是汽车安全性的核心。目前国家相关标准已经明确了汽车的燃油箱的安全指标。本文为解决燃油箱安装长出现的干涉、空间小等问题。设计出了一种适合半承载客车结构的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该机构可以有效解决安装困难等问题。本文现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安装机构;底盘装配;限位框

1、背景技术

半承载客车通常采用扣装的方式,将车身及大梁式底盘装配在一起。前期分别对车身和底盘进行分开制造。由于客车油箱体积大,且一般都将油箱安装在侧围骨架处,此处恰好为车身骨架及底盘装配的连接处。且由于大梁的存在,使得车辆行李箱容积极小,将油箱装配在行李箱内也基本没有了可能性。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油箱处经常会出现干涉、与其他部件距离过近等问题。此问题急需进行解决。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油箱安装机构。

2、产品设计

本次设计的产品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该挂式油箱安装机构由于悬挂在两个大梁中间,不占用行李箱空间,且不在扣装位置,不会与其他部件因距离过劲产生干涉现象,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包括大梁、限位框和托带,大梁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大梁相对一侧相对可拆卸连接有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为L形板状;限位框为矩形,该限位框相对两侧边分别与相对设置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若干托带并排设于限位框下方,托带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托带截面形状呈倒置等腰梯形状;托带底中部两侧相对固定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为L形角板状,限位块其中一侧边上表面与托带上表面齐平,另一侧边与托带连接。同时,连接板为四个,其中两个连接板与另外两个连接板相对设置;托带为两个,两个托带并排设置。限位框角部内侧和外侧均为倒圆角。连接板一侧边贯通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该连接板另一侧边贯通设有第三安装孔;限位框一表面相对两侧边贯通设有第四安装孔;托带两端分别贯通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该侧边一端,第二安装孔靠近连接板折弯部位。第四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相配合;第五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配合。

图1、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的主视图

3、安装过程

先将四个连接板2以两两相对方式安装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大梁1内侧,连接板2上的第一安装孔通过螺栓安装在大梁1上;然后将限位框3置于连接板2上表面,并使第四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安装,限位框3内侧形状大小与油箱相配合;然后将托带4两端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2外侧,并使第五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对应,再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即可;至此,托带4用于对油箱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支撑,限位框3用于对油箱周侧进行限位;限位块焊接在托带底中间部位两侧,限位块一侧边上表面与托带4上表面齐平,从而增大与油箱接触面积,进一步对油箱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4、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现结合实施例对本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包括大梁1、连接板2、限位框3、托带4和限位块,大梁1为两个,采用U形槽钢制成,两个大梁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大梁1相对一侧可拆卸连接若干个连接板2,其中一个大梁1上的连接板2与另一个大梁1上的连接板2相对设置;连接板2为L形板状,连接板2为四个,其中两个连接板2与另外两个连接板2相对设置;限位框3为矩形,设于两个大梁1之间,相对两侧边与连接板2可拆卸连接;托带4为两个,两个托带4并排设置,且均位于限位框3下方,托带4为带状,其截面形状呈倒置等腰梯形状,两端部折弯朝向竖直方向,托带4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2可拆卸连接;托带4底中部两侧固定有限位块5,两侧的限位块相对设置,限位块为L形角板状,其中一侧边上表面与托带4上表面齐平,从而与托带4一起增大与油箱的接触面积,对油箱进行限位支撑,限位块另一侧边呈竖直方向设置,用于与托带焊接连接。

限位框3角部内侧和外侧均为倒圆角,限位框3采用不锈钢板制成,可采用多个不锈钢板裁剪后叠加制成,限位框3一表面相对两侧边贯通设有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为贯通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相配合。托带4两端分别贯通设有一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为贯通孔,第五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配合,托带4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5、结束语

本次设计的一种悬挂式油箱安装机构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等特点。该机构通过将油箱悬挂固定在底盘大梁上的的形式,优化了油箱的安装布置,节省了车身的装配空间,避免了半承载客车在扣装过程中的各部件距离过近甚至干涉的技术缺陷,且此安装机构强度可靠,对油箱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主体部件之间多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组装,便于拆装和维保;通过限位框对油箱周侧进行限位和压边,通过托带对油箱底部及两侧进行支撑和限位,再通过在拖带底中部两侧相对固定限位块,增加了对油箱底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油箱安装机构的稳定性和稳固性;结构简单,部件可采用常见物料加工制成,且便于制作,有利于节约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2]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3]周方寿,等.客车车身覆盖件的设计及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张德鹏,蔡红民.大客车车身制造工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