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协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4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协同性研究

叶青海

叶青海YEQing-hai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洛阳471000)

(EconomicsSchoolof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0,China)

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构建多维度体系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本文提出从导师效率保障、学生效率保障、课题质量保障、学术环境保障、程序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加强硕士生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五个维度之间互为基础、相辅相成,存在很强的内在协同性,要从体系上完善硕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强化各个维度的协同效应,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trainingqualityofpostgraduate,itisnecessarytobuildamultidimensionalsystematicqualityassurancesystem.Thispaperproposes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qualityguaranteesystemofpostgraduateinfivedimensions:mentorefficiencyguarantee,studentefficiencyguarantee,projectqualityguarantee,academicenvironmentguaranteeandproceduresandsystemguarantee.Thefivedimensionssupportandcomplementeachotherandthereisstronginternalsynergy.Itisimportanttoimprovethepostgraduatetrainingqualityguaranteemechanismconstructionfromthesystem,strengthenthecoordinationeffectofthedimensionstoimprovethequalityofpostgraduatetraining.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协同

Keywords:postgraduatestudent;train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synergy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55-03

0引言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还对其它教育层次的教育事业具有导向和影响作用。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以质量和效率为根本的转型时期,必须坚持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入手,深入探析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个因素,明确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各要素单元的功能与定位,厘清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而对影响因素进行持续的调整和不断的改革,使其朝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培养当中影响培养质量的多维度因素,探讨多维度因素相互间的协同效应,找出各因素间不协调的矛盾根源,并进而提出提高构建系统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协同保障机制。

1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多维度质量保障体系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术环境、导师效率、学生效率、课题质量、程序与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多维度构建一体化的质量管控的保障体系。

1.1导师效率保障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指导者,对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学习计划的制定、课题计划制定、课题的指导、论文的写作以及学生全部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优秀的导师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课题中遇到的问题,还善于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能更系统、更全面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导师效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导师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导师的学术水平,一方面是导师的努力程度。从学术水平来看,导师学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高水平的导师能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上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从研究预案、研究方法、研究总结等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提高研究效率,进而使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有更大的收获。从导师努力程度来看,包括导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导师付出的时间和对学生的关注度,也包括导师对自身学术研究的努力程度,导师的努力程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学生从导师获取的“学术信息量”,另一方面,导师自身的努力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激励力量,使学生更积极努力地做好研究工作。

1.2学生效率保障

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也是关系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学生效率包括学习基础与适应性,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保障,这既取决于研究生入学前的知识基础,也取决于入学后的学习培养,系统的课程设置、高质量的课程授课是入学后提高学生效率的重要条件。学习效率还和硕士生自身的努力程度相关,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是确保学生高效率的前提条件,应从多方面设置激发学习研究积极性的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听课,以学位课题为纽带,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多与导师交流,多出科研成果和精品文章。

1.3课题质量保障

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主要载体,研究生学习的主要收获来源于对课题的设计、研究、总结和以课题为基础公开发表论文。因而能否有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高质量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取决于课题本身的前沿性,即课题能不能反映本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能否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与创新,有理论创新或者有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包括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数据资源,完善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裕的经费保障等。

1.4学术环境保障

高校学术环境建设,对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放、钻研的学术氛围能不断激励学生去试验、调查、思考与探究,良好的学术环境是高质量硕士研究生成长的土壤。学术环境包含校园学术环境和专业学术环境,校园学术环境是从全校展示的整体的学术环境,侧重从学术氛围、学术思想、学术追求、学术风气、高水平学术人才和学术成果、形成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滋育硕士研究生的成长。硕士研究生培养尤其要重视专业学术环境的建设。专业学术环境主要指研究生所在学院、所在专业和所在学术团队形成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氛围,包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水平,学院和本专业在某领域研究的领先性,学院经常性的学术报告,专业领域经常性的专家讲座,学术团队定期召开的学术探讨活动,以及导师特殊人格魅力下的研究追求和学术理想等,这些都是激励硕士研究生追求学术前沿的莫大动力,也是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奋发有为的精神保障。良好的专业学术环境还能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软环境,促进研究思维的创新,为研究工作碰到的困难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能提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促进系统化的研究,强化学术研究的开放性,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价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软环境保障。

1.5程序与制度保障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严格的程序与制度保障,严格的程序与制度是研究生培养正规化和科学化的体现,也研究生工作细致具体,环节多,任务繁杂,而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指导制度,因此其弹性要大于本科教育,这就使研究生教育缺乏统一性、集体性,这就需要在程序和制度上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严格管控每一个环节的培养质量,包括从研究生考试与录取、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开题、研究生中检、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实现严格的目标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进行规范,才能强化研究生培养以质量为评价根本的培养模式。

2增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多维度保障机制之间的协同性袁形成系统化的保障体系多维度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具有共生性,互相协同,互为支撑。如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保障机制协同效应的中心,其它的保障机制都是通过提升学生效率实现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优化提升导师效率、提高课题质量、优化学术环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火车头,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牵引作用,课题质量保障,程序与制度保障、学术环境保障是导师效率的重要支撑;课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载体,培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来体现,其它保障机制亦是它的重要支撑条件,为课题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程序和制度保障与学术环境保障互为基础,程序与制度保障是重要的制度性基础,良好的学术环境能增强程序与制度严格落实的自觉性,而严格的程序与制度也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程序与制度及学术环境是导师效率、学生效率、课题质量的重要基础,它们之间也存在共生的协同关系。

2.1协同强化硕士生在学习研究中的主体性,从适应性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和学习研究能力,还需要其它四个方面的协同,需要导师的激励引导、高质量课题的压力、学术环境的熏陶以及程序与制度的规范。导师的激励引导是提高硕士生效率的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学生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导师高效率的指导,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兴趣与课题进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学术科研的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是提高硕士生效率的重要条件,硕士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在对前沿理论的系统深刻把握,并能有自己的创新。通过对高质量课题的研究,能将最前沿的方法和最前沿的理论内化为硕士身自身的研究能力,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奠定较好的基础。要减少在培养工作中让研究色和国内以重复性课题、陈旧性课题、浅显性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减少在课题研究中不求深入、不求系统、不求创新的低水平科研,否则学生的学习效率无从谈起。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提高硕士生学习效率的外部条件,富有朝气、进取向上、追求学术、崇尚思辨的学术环境能净化人的身心,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硕士生处在人生面临较大外部压力的年龄阶段,沉下心思做学问尤其重要,更需要学校、学院、课题组的精神支持和环境动力,因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提高硕士生的学习效率。

程序和制度保障作为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提高硕士生学习效率的外在动力。程序与制度保障能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自身的要求,约束自身的日常行为,特别对于那些自身效率较低的学生能起到鞭策、加压的作用。

2.2协同增强硕士生导师在培养工作的牵引作用,激发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导师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责任心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其它几个方面的协同影响,尤其需要高质量课题的带动、学术环境的引导以及程序与制度的规范。高质量课题的带动是提高导师效率的重要条件,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第二层次是与导师实实在在地合作开展创新型研究,如果仅仅是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而没有第二层次的目标,则导师的参与程度肯定不高,如果两个层次的目标都有,则在课题研究中不仅能实现导师对课题的全面参与,还能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保证导师指导的高效率。导师所处的学术环境是导师效率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尤其是导师所在的专业与学术团队对导师效率有重大影响,高水平的专业与学术团队能激励导师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硕士生,并能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参与到硕士生的科研中去,从而提高导师效率。

程序与制度是规范是提高导师效率的制度基础,硕士生培养的程序性规范能使导师增强紧迫感,从而加强在每一个环节对学生的指导;对导师的选拔、考核、奖惩等制度性激励约束机制能增强导师的学术研究动力与压力,不断优化硕士生导师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导师的效率。

2.3协同加强培养工作的软环境建设,塑造校园、专业、学术团队多层次的良好学术环境塑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特别是专业与学术团队学术环境的建设,不仅取决于校园学术环境的整体建设,更取决于导师、学生、课题攻关等多方面的协同营造。

导师是学术团队的领导者,是学术之路的引领者,导师效率不仅直接保障硕士生培养质量,而且导师还在间接地影响着专业和团队的学术环境。导师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术团队和硕士生,一个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导师一定使学术团队充满向上、探索、勤奋的正能量,从而提高培养质量。硕士生是学术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生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是专业和团队学术环境形成的重要力量,高效率的学生效率往往伴随着高昂的学术斗志、努力的研究工作和高水平的学术产出,因此,学生的高效率会强化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

2.4协同提升硕士生课题研究质量,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增强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课题研究质量的提升,不仅取决于课题本身的理论层次和实用价值,还取决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技巧与最终的研究成果,同样的课题在不同研究者的研究中其质量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高效率的导师、高效率的学生、良好的学术环境的协同保障是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

导师是课题研究的指导者,同时导师也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高效率的导师能对课题的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巧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并取得良好的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使硕士生在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因此导师效率是保证课题质量的重要条件。硕士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力量,高效率的学生工作能使课题研究更有执行力,课题研究更深入、更系统、更科学,并产生更多的学术成果,也使学生自身的收获更多,从而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

良好的学术环境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不仅使课题研究中的交流探讨增多,而且能提高课题研究中的协作性,为课题研究提供集体力量;良好的学术环境还使课题研究更严谨、更细致、更深入,使课题组成员自觉提高课题研究的标准,从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2.5协同增强硕士生培养工作的程序化和制度化特征,实现培养过程的程序化约束和制度化约束实现对硕士生培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不仅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安排,更需要导师和硕士生的协同落实,也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做“软支撑”。没有导师、学生主动积极地去严格遵守程序和制度规范,则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没有严谨、细致、有纪律的学术环境,程序与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

导师指导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导师要积极主动依照相关的程序与制度做好对学生学习研究的时间安排,制定周密严谨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目标,并严格落实,因此导师的高效率能使程序和制度成为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

学生的高效率也体现在对程序与制度的高度适应与自觉执行,能自觉按照程序安排扎扎实实地做好学习研究工作,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主动与导师沟通,高标准完成硕士期间的学术科研要求,因此学生是程序与制度的践行者,学生若能将程序与制度的压力变为主动进取、主动自我要求的动力,则制度就成为培养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学术环境是程序和制度规范落实的“软支撑”,良好的学术环境能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程序与制度性要求,变被动遵守为主动适应。良好的学术环境还能增强导师和学术团队在落实程序和制度规范上的主动性、超前性、严格性,使程序和制度规范避免形式化,从而实实在在地为培养工作质量的提供提供有力保障。

3结论与建议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构建强大的质量保障体系,要构建导师效率保障、学生效率保障、课题质量保障、学术环境保障、程序与制度保障的五维保障体系。五个维度的保障机制之间互为基础,互相倚重,协同性很强,要善于从五个维度协同做好培养工作,协调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增强各保障单元之间的共生性,从而为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系统、协同、完善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1-5.

[2]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5-59.

[3]陈绍辉,金喜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内涵、维度与方法[J].社会科学家,2012(02):118-120.

[4]段冷昕,叶青海.基于培养质量的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9):101-103.

[5]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6):28-34.

[6]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