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效方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4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玫瑰糠疹效方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40例疗效观察

宋居艳

宋居艳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关键词:玫瑰糠疹临床观察

摘要:玫瑰糠疹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及青年人,病程呈自限性。我院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的基础上,采用内服四物消风饮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40例,并与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

玫瑰糠疹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及青年人,病程呈自限性。西医西药治疗本病疗效尚可,但病程较长,且部分患者瘙痒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17-04—2017-11,我们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的基础上,采用内服四物消风饮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40例,并与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7~45岁,平均(29.4±3.64)岁;病程3~12d,平均(6.98±3.25)d。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8~45岁,平均(30.2±2.56)岁;病程3~12d,平均(7.12±2.24)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玫瑰糠疹诊断标准,皮疹分布在躯干及四肢近心端,为淡红色斑片,上覆糠样鳞屑,部分皮疹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可先有母斑后有子斑,病程呈自限性,不易复发。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热疮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诊断依据:①皮损大多先在躯干或四肢局部出现一个较大的圆形或圆形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称为母斑。母斑出现数日后,在躯干及四肢出现多数同样大小的红斑,呈横列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中心有细微皱纹,界清,边缘不整,表面有少量细糠状鳞屑,多数孤立存在。自觉痒甚,一般无全身不适。②好发于胸背(尤其胸部两侧)、腹部、四肢近端。颜面及小腿一般不发生。③皮损成批出现,颜色常不一致,色鲜红、褐黄或灰色不等。④好发于青壮年,春秋常见。⑤风热血燥型:斑片鲜红或紫红,鳞屑较多,瘙痒较剧,伴有抓痕血痂,舌红,苔少,脉弦数。

1.2.3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者;皮疹面积均超过体表面积的30%;年龄16~50岁,发病时间<2周且无用药史;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体癣、Ⅱ期梅毒疹(玫瑰糠疹样皮疹);非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按时复诊者。

1.3治疗方法

1.3.1基础治疗每日予糠酸莫米松乳膏(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418)外搽。将2种药膏按1∶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用棉签将药膏均匀涂抹患处,每日2次。第2次用药前需用棉签蘸取植物油将上一次所涂药膏擦去,然后再涂抹。

1.3.2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四物消风饮治疗。药物组成:金银花20g,连翘10g,蒲公20g,紫花地丁15g,当归20g,川芎10g,野菊花10g,板蓝根10g荆芥10g,防风10g,生龙骨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地肤子10g,车前草10g。热盛便秘加大黄;瘙痒剧烈加防风、白鲜皮;风热较甚加金银花、连翘;血分热甚加紫草、牡丹皮。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10mg,每日1次口服。

1.3.4疗程及其他2组均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注意观察患者皮损消退时间。治疗期间均忌食辛辣、烟酒、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药物,避免热水烫洗局部及用肥皂过度擦洗患处。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皮损完全消退;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30%。治愈率=[治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经过

分别治疗后,观察组总的有效率达到87%,对照组则只有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玫瑰糠疹的病因复杂,目前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性过敏等各种学说,其中以病毒感染学说的研究最为广泛。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于浅表性血管周围性皮炎改变,表现为表皮轻度增生、局灶性海绵样变和局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轻度肥厚;真皮乳头水肿、血管扩张充血,有程度不等的红细胞外渗,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于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单纯运用疏风清热止痒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过食辛辣炙煿,或情志抑郁化火,血分蕴热,热伤阴液而化燥生风,或复感风热外邪,两邪合而致病。由于血热内盛,易耗伤阴液,化燥生风,但多夹风热之邪因此,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同时,当配伍疏风清热之品。治疗当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止痒为法,方以玫瑰糠疹效方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气血热毒,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野菊花、板蓝根清热凉血,消斑,共为君药。当归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二者气血兼顾,相须为用,黄芪益气托毒。共为臣药。全方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清热止痒之功,为佐药。车前草清热利尿,使热邪从小便而去,为使药。因入组患者皮损面积较大,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糖皮质激素)虽可减轻皮损和瘙痒,可以加速皮损的好转,又能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玫瑰糠疹效方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糠疹较口服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副作用小。玫瑰糠疹效方正切合该病之病因病机,故治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止痒为法,加之联合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