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排牙对恢复口腔发音功能的效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全口义齿排牙对恢复口腔发音功能的效用

王慧

王慧

(巴彦淖尔市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全牙列缺失患者戴入全口义齿后,语音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良好的语音是评价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成功的标准

【关键词】总义齿语音功能排牙位置基托垂直距离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65-02

语言是人类的特殊功能,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意识活动的基本形式。虽然声音是气管的气流振动声带发出的,但还要有舌、腭、唇、齿多方协同。才能声圆音润、悦耳动听,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语音功能是口腔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义齿修复后语音功能的恢复问题已成为衡量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声腔器官正常发音时协调一致,是发音的先决条件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全口总义齿排牙与口腔语音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语音产生的机制及其与口腔结构的关系。

口腔是主要的共鳴器[1],分上顎和下顎兩部分。上顎是固定的,下顎可以上下活動。上顎包括上唇、上齒、上齒齦、硬顎、軟顎和小舌。下顎包括下唇、下齒和舌頭。舌頭又分舌尖、舌面和舌根。其中唇、舌、軟顎、小舌是能活動的,其他器官則不能活動。

一、口腔结构与语音功能的关系

正常语音的产生依赖于物攻基本因素[2]:1动力,包括肺及有关呼吸肌(腹肌,膈肌,胸肌)。2声源,即声带振动是发音的基础.3音质共鸣腔,包括咽腔,喉腔,口腔和鼻窦等,部分专业人士诸如音乐家还可利用胸腔发音。4发音器:包括唇,舌,腭,牙齿等.5起动器:指控制呼吸,声带,舌,下颌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

语音功能语音由元音和辅音复合组成,由于咽腔,喉腔,口腔不断变化形态产生不同的共鸣腔,气流通过声门后进入上声道,声带振动引起呼出气流的振动,气流因舌,唇位置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元音。元音以舌的垂直和水平位置的变化为基础分为高元音,低元音,和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辅音由舌接触牙,牙槽嵴,软硬腭的特定部位产生。按构成辅音的解剖部位,将辅音分为舌腭音,舌齿音,唇齿音,双唇音。

了解了口腔结构与语音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为何无牙颌患者戴入总义齿后语音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无牙颌患者戴入总义齿后影响语音功能的原因

无牙颌患者因无牙而逐渐形成特有的语音模式(Speechpattrns).当戴入义齿后,语音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3]:

1口腔条件的改变是主要原因。长期缺牙的患者已经适应了无牙状态,学习使用义齿作为发音器官,需要经过困难的调整,其适应过程一般需要4-6周以上。对老年患者,医院其适应能力,听力,耐受力均有下降,欲恢复自然牙列时的语音水平则更困难。

2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义齿的基托覆盖了一些解剖结构,如①切牙乳突,仍可作为排列全口义齿上前牙的解剖标志;因牙列缺失,牙槽骨吸收致切牙乳突向唇向上前移约1.0mm。

②腭皱,(腭皱又名腭皱襞,位于硬腭前部。腭皱有助于辅音的形成[1,2]。腭皱在发音过程中的作用是使从喉部冲出的气流经口腔在此处产生湍流),并使舌在发音时失去了正确定位的标记,由于无法精确定位,致使发音不准。此外,这些解剖结构还是发音时气流在口内湍动的源点,其被覆盖后口内气流发生变化,也会使发音失真。

3由于基托的覆盖,阻断了发音时来自舌,腭,牙槽嵴等处的反馈。

4义齿排列位置不够合适,增加或减少了原有的口腔容积,影响了发音。

5义齿的垂直距离不够合适,增加或减少了原有的息止颌间隙,从而影响了口腔的精密运动机能。[4]

6舌感觉功能障碍:舌体肥大,老化,损伤以及粘膜改变等均可降低舌的感觉灵敏度。

因此,义齿修复后有许多因素可影响发音功能。主要可归纳两个方:一是来源于患者牙齿及粘膜自身感觉的丧失。二是由于义齿本身的物理特性,引起发音共鸣腔的改变。许多学者认为[5],牙齿的缺失,不仅改变了患者发音腔的物理性能,而且对口腔生理机能也有重要影响。因为语音运动的感觉通路不仅包括肌肉,舌,颞颌关节,而且包括在发音过程中牙齿本身的感觉。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发音失真的改变主要是由义齿的物理特性所决定,使发音腔的容积有了改变。

因此,总义齿义齿的排列位置和义齿的垂直距离的测定是否正确是无牙颌患者戴入总义齿后语音功能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全牙列缺失患者戴入全口义齿后,语音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归纳起来排牙的位置、义齿基托的设计、垂直距离的大小及牙合平面的位置均会影响发音。

(一)牙齿的位置:目前排牙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参考鼻翼耳屏线定位牙平面的上颌排牙法及参考磨牙后垫定位的下颌排牙

(1)排前牙应注意的问题:1.前牙应避免深覆(牙合)或超(牙合)过大:上下前牙要排成浅覆(牙合)或中度覆(牙合),避免深覆(牙合)。

首先是切牙的位置:切牙作为一个阻碍物,阻挡气流的释放,是舌齿音、唇齿音的必要发音器官。舌齿音的代表是辅音“th”,发此音时舌尖被咬在上下切牙的切缘间,切牙排列若太靠近唇侧,使“th”趋向于“t”,若太靠近舌侧,则因舌拥塞,使气流被迫通过舌尖的两侧边缘,使发音失真。发出正确的唇齿音,依赖于唇、舌及上颌切牙边缘的位置,若上颌切牙排列过于向唇侧或舌侧,均会致发唇齿音困难。同样,双唇音的发音也依赖于切牙位置的正确。磨牙的位置对发音也很重要。磨牙既是定位面,又是舌运动的支点。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缺失磨牙以后,舌能很快适应。但如果在修复磨牙时其位置排列不合适,将会明显地影响发音。[6]

有些学者还试图用语音法帮助排列人工牙或用语音法检查义齿上人工牙的位置是否合适。Landa用唇齿音[f]、[v],舌齿音[s]作为辅助方法,排列全口义齿的上下前牙。Pound用语音法确定切导及后牙颊舌向的排列位置。Martone用语音法检查人工牙排列的位置是否合适,如果发[f]音似[v]音,说明牙位在唇下显露太多,如果[th]音似[d]音,说明牙位过于靠唇侧。

总之,为了寻找最佳语音人工牙的位置,学者们作了许多研究,认为按患者所固有的语音神经肌肉运动模式排列人工牙,可获得满意的语音效果。

(二)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牙间交错位时,鼻底至劾点的距离,也就是面下1/3距离[1]。垂直距离的确定是总义齿修复的重要步骤。重建的垂直距离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对于准确的发双唇音尤为重要。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患者发双唇音失真。[7]

(三)基托厚度:一定的基托厚度对元音音素无明显影响,而对辅音音素有影响;基托越薄,对语音的辅音音素影响小,而且语音适应性越好,即义齿对语音影响小。但如果基托过薄,又会降低总义齿的强度。所以,在上颌应该使用腭侧金属基托为好。在义齿基托上做出腭皱及切牙乳头,可帮助戴用者正常发音。

(四)颌平面:颌平面不合适也会导致发音困难.如上颌切牙排在颌平面以下,在发音时会与下唇过早接触,反之,若排在颌平面以上,下唇接触不到牙齿切缘,使唇齿音发音不清。学者们认为,准确的发唇齿音的关键为上颌切牙的位置。

四、总义齿设计制作时应考虑的问题

在全口义齿的试戴中也可通过对发音的检查来检验排牙是否正确.戴入义齿蜡型发音有障碍时,多与前牙排列或唇腭侧基托厚度有关。如唇音(P、B)与前牙唇舌向位置有关;唇齿音(F、V)与上前牙的长短有关;舌齿音(th)与上前牙过分唇移超合过大有关;舌腭音(T、D)与前牙的位置及腭侧前部基托厚度有关;哨音与上颌前磨牙影响舌活动,下前牙过分向舌侧,上前牙舌面或腭侧基托过分光滑等有关。

全口义齿戴后发音不清楚,这与前牙的排列,牙弓的宽度以及基托的厚度有关。前牙应有适当的覆合与超合,正中合位时前牙间可保留约1mm的间隙,此间隙有利于前伸和侧方合平衡的调整,但也不宜过大,否则可影响发音。人工牙形成的牙弓过于狭窄而影响舌的运动,也可使发音受到影响。舌、腭侧基托的厚度对发音关系较大,故不能做得太厚,一般以2-2.5mm为宜。[8]也有患者在发“S”音时,舌尖抵在下颌前部基托的舌侧面上,舌体抵在上腭处,形成空气排逸道。如果下前牙排列的过于向舌侧倾斜,使舌拱起得较高,可使空气逸出道变小,也会造成哨音。下颌前部舌侧基托太厚,也会使发“S”音不清楚。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部牙弓狭窄,尤其在双尖牙区,使舌活动间隙减少,舌活动受限,使舌背与腭面之间形成很少的空气排逸道而造成的,基托前部的腭面太光滑,前牙舌面过于光滑等有关。

小结:配戴总义齿后,患者口腔语音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绝大多数经适应,均能达到或接近自然牙列的语音水平。

对义齿的适应是由唇、舌、下颌运动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调节完成的。戴入义齿后,口腔的语音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给一些歌唱家、广播员、教师等工作上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在义齿修复中,语音问题应同咀嚼功能及美观一样受到重视。

以上是全口义齿排牙对语音功能的恢复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RothmanR,Phoneticconsiderationindentureprosthesis.JProsthetDent1961;11:214.

[3]PalmerJM.AnalysisofspeechinProsthosonticJProsthetDent1974;31:606

[4]ChiericiG,etal.Immediatedentureonoralmotorskillandspeech.JProsthet1978;39:21.

[5]PinskyTM,etal.Dentistryandspeechdysfunction.IntDentJ1977;27:263

[6]马轩祥.口腔修复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王惠云,姚月玲.确定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关系的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西安.1997:13(3),206.

[8]郭天文.临床全口义齿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