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陈阳

陈阳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当前时代下,陈旧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有鉴于此,社会公共管理的管理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本文特针对于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会团体;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措施

1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意义

自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贸易组织起,代表着我国经济发展正式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愈见频繁,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制度,我国传统的社会公共管理制度与国际政策具有多处矛盾之处,因此,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变革,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以及策略得以符合国际经济发展需求、同时,我国公民权力意识正在逐渐增长,从而导致了人与人、团体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内部矛盾逐渐增多。不利于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社会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和,促进我国社会和谐以及进步、发展。

同时,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也是我国公民的义务以及期望,而社会公共管理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武器,加强其管理水平具有诸多优点以及好处: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政治、艺术以及学术等多领域的共同发展,同时有利于消除我国人们内部之间的矛盾。同时,当前环境下社会团体参与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中,可以有效减轻政府的相关部门工作压力,成为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缓冲,有利于二者的良好协商,同时,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具有时代的创新需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国家主导,引入社会团体,参与国家社会公共管理,使人民在构建社会过程中具有相应权益,有利于创造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我国政府以及公民的凝聚力。创新社会公共管理措施还能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等,使我国法律更具权威。总体而言,创新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繁荣,加速我国各行业蓬勃发展,利于国民关系更加友善。

2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社会团体为“民主法治”提供社会动力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离不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拥有民主权力,才算实现了“民主法治”,才能说我们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动力来自于群众,他们既是民主法治的受益者,也是民主法治的缔造者。只有社会各个阶层各类群体都拥有平等的民主权利,才能使民主法治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向前推进拥有持久的动力。社会团体是群众参与“民主法治”的重要形式,社会团体的组建与在社会公共管理事物中作用的发挥,使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便捷的表达,使民主参与热情高涨,也使群众的观点、思想与利益受到更多职能部门的重视,它在促进社会自律,监督政府职能部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政府管理需求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缓解政府管理工作的压力。社会团体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在过去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直接面向社会,对于社会中的各类具体事项都要进行直接的管理,没有社会团体在中间协调,一来会使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二来会让政府的管理任务加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事务更加烦琐,单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难管理和操控的。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其工作可从中间担任沟通与协调的角色,使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2.3时代发展需求

我国是一个推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因此社会公共管理应该是全民参与的,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担任主要管理任务,而社会团体则应发挥辅助以及协同的作用。在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时,社会团体中的合法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全民参与管理的新格局决定了社会公共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使非政府组织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为社会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收全民的力量,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这也能让社会团体中公民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增强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

3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究

3.1政府方面

政府方面应加大对于社会团体的扶持力度,对于社会团体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充分肯定,将社会团体进行准确定位,明确社会团体并不是政府社会工具这一原则。同时政府给予社会团体自主发展以及自主运动的权力,给予其优厚的发展政策,必要时可以给予其相应的资金支持,推动其对于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顺利进行。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打造“服务性政府”,因此服务意识也成为众多社会团体的重要宗旨之一。公益活动便是服务意识的直接体现方式,由于活动是非营利性的,因此很多民间团体在运营过程中均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团体组织的日常运营以及发展。对此,政府可以加大对社会团体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可以在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也可以建立长期资助机制,定期给予社团必要的资金补助,以支持社会团体的日常运作。

3.2社会团体方法

社会团体的组建、运行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社会团体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推行战略规划管理理念。推行战略规划管理理念可以保证社会团体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战略规划管理首先要明确团体的服务宗旨、界定组织的任务,在团体内部达成共识。其次,战略规划管理可以引导成员树立共同的愿景与思想,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使团体充满活力与动力。再次,战略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团体组织改革与制度创新,解决团体内部矛盾,调动团体成员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社会团体的逐步壮大。社会团体的筹款活动与政治性筹款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将社会上分布的公益资源聚集起来,满足更多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社会团体的经费问题。为了保证筹款的数量可以满足社会公共活动需要,还要保证筹款活动有效性,社会团体首先要对筹款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确定筹款的去向、资助对象,以及给哪些人带来帮助等。其次,为保证筹款活动的有效性,需对筹款活动的筹办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与管理。再次,拓展多样的筹款渠道。

总结:社会团体作为社会构成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管理当中不仅要起到协助管理作用,还要积极地起引导作用,鼓励全民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当中,可以带动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阳.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我国的非政策组织研究[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2]孔凡河.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梗阻与逻辑进路[J].上海大学学报,2014(04).

[3]刘袆蓝.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有效途径研究[J].管理观察,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