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MRI与CT诊断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颅内肿瘤MRI与CT诊断对比研究

张伟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湖北襄阳4417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肿瘤MRI与CT诊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纳的108例颅内肿瘤患者分别行CT扫描和MRI扫描,CT扫描:选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头部进行横、纵多个切面的平扫,发现异常则进行局部增强扫描;MRI扫描:选用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发现疑似病灶后,增强局部扫描,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诊断结果显示,CT检出率为88.9%(96/108),诊断准确率74.1%(80/108);MRI检出率为100%(108/108),诊断准确率100%(108/108)。MRI颅内肿瘤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诊断颅内肿瘤均表现出良好的实用价值,其中,MRI在诊断准确率方面优势更明显。

【关键词】颅内肿瘤;MRI诊断;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20-01

颅内肿瘤发病率高,由于颅内神经组织错综复杂,因此发生肿瘤后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及时准确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各类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将颅内肿瘤的检测精密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3]。颅内肿瘤涵盖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肿瘤,病死风险较大,现阶段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以个人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显像特点等为主。准确的诊断是避免病情延误、改善预后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我院收治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颅内肿瘤MRI和C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详情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纳的108例颅内肿瘤患者,全体入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本组患者临床病案资料均完好无损,经院方批准后于病案管理室中调取。其中,男58例,女5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2±5.26)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头部发散性疼痛或阵痛、机体内分泌异常等。全体患者均已排除重要脏器组织功能异常,无精神病病史,语言沟通无障碍,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加入本次研究。

1.2诊断方法

CT扫描:以16层螺旋CT扫描机,以浓度为250mg/ml的碘海醇注射液为CT对比剂,对患者头部进行横、纵多个切面的平扫,发现异常则进行局部增强扫描。MRI扫描:选用磁共振成像仪,数据参数设置为:层厚6mm,层间距0.6mm,矩阵256×256。对患者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发现疑似病灶后,增强局部扫描。根据三维图像特点,对肿瘤大小、具体部位、数量等进行判断。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与MRI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

本组108患者经病理活检,均已确诊为颅内肿瘤。CT检出率为88.9%(96/108),诊断准确率74.1%(80/108);MRI检出率为100%(108/108),诊断准确率100%(108/108)。MRI颅内肿瘤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诊断结果具体分析

本组研究对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患者46例,CT、RI诊断强化明显。髓母细胞瘤36例,CT扫描可见圆形肿瘤,密度较低,增强扫描后可见肿瘤强化,脑室均有受压迹象。室管膜瘤8例,CT平扫肿瘤密度高,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MRI表现为高信号,四室内肿瘤T1长,T2信号异常。蛛网膜囊肿8例,MRI在T1W1中表现为低信号,T2W2中表现为高信号。转移瘤6例,CT扫描轻度水肿,MRI显示T1、T2信号异常。表皮样囊肿4例,MRI见T1、T2信号异常,CT检查未察觉异常。

3讨论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多为颅内各组织的原发性颅内瘤。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多集中在22~46岁之间,也可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侵入,引起继发性颅内肿瘤[4]。由于颅内结构复杂,发生肿瘤后随病情进展可引发多种异常症状。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关键。长久以来,颅内肿瘤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增长势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颅内肿瘤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颅内肿瘤危害大,死亡风险高。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初步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均有联系。该病进程较缓慢,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神经/肢体功能异常等。患者周围神经受肿瘤压迫后,将进一步出现运动、感觉等功能异常,最终对患者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会造成不利影响。

现阶段临床针对颅内肿瘤,多半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图像特点进行诊断,但诊断准确率并不理想。及时检出与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深远影响。为避免患者病情延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医学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在颅内肿瘤诊断方面,近年来,以CT、MR为首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得以广泛应用,颅内肿瘤诊断准确率也得到明显提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检出率达88.9%,诊断准确率为74.1%;MRI诊断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较CT,MRI诊断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P<0.05)。研究结果提示,较CT,MRI诊断颅内肿瘤检出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优势更显著。另外,颅内肿瘤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居多,各类肿瘤影像学表现均有明显特点,今后的研究方向可重点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探索。

综上,CT和MRI诊断颅内肿瘤均表现出良好的实用价值,其中,MRI在诊断准确率方面优势更明显,临床应合理运用两项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病情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管雯娜,等.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50例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志,2014,22(10):704-706.

[2]付杰,等.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特点[J].中华围产医学志,2014,17(12):809-812.

[3]刘海波,等.广州地区6000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产前诊断价值探讨[J].重庆学,2015,44(15):2017-2023.

[4]钟银环,等.2406例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的结果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志,2014,31(0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