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中职学生的激励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当代中职学生的激励管理

郭怡坤周秀梅

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117

摘要:以往中职院校激励管理方式对于当前中职学生来讲比较单一且落后,针对目前形势发展以及学生特点,借鉴其他院校成功激励管理的知识融入到学生激励管理当中,能够有效补充以往激励管理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当代中职学生激励管理,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生激励管理

1引言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在初中教育受挫的学生,他们普遍知识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好,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自信心不高,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认为不如别人,就算努力,都还是赶不上。有些学生因此更加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无心向学。自律自控能力差,又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沉迷于网吧,“比较彻底”地告别学习。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通过学习一门技能,找到一门工作,改变人生被动的局面。他们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被别人承认,被别人肯定,被别人尊重。一方面,基础、能力都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成功,渴望通过成功来摆脱目前比较令人自卑的地位。现实和理想差距如此之大,是渐行渐远呢,还是逐步靠拢呢?如何实现逐步靠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大问题。针对这些基本情况,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经验,认为采用以激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2设定目标

1).要求目标必须是能够接受的,使学生参加到目标设置当中,并不是完全由教师或者是班主任去设定目标。例如,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定,这样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是可实现的,简单的说就是目标不能不能太过简单,但是也不能过于困难,制定合理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努力。如果目标过于困难,将会让学生看不到希望,那么将无法产生相应的动力,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目标的难易程度。

3)要求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同时能够量化权衡的,例如,可以制定某个月全勤出操这种类型的目标,并不是模糊的要求,某月尽可能少缺勤。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会让学生产生想要实现目标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效能感,这种目标对于学生有着显著的激励效果。

3让学生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让学生回到我要学的轨道上来。这是比较困难同时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在一堂自动变速器的原理课上,我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不高,不愿学,就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我说,一个不懂法律的人要去当法官,你说他能判出什么案来?是不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又比如,一个不懂会计的人要去当审计官员,他连账目都看不懂,你说他又能查出什么帐来?同样的道理,一个不懂自动变速器的人要去维修自动变速器,他连自动变速器如何工作都不懂,你说他能维修好自动变速器吗?这时,学生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接下去我就语重心长对他们说,这些原理是比较难的,难不要怕,我们慢一点来,而且如果不难,我们想获得高薪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难反而是一件好事。接下来的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相当不错,很完美。激励教育加充满着爱心,效果是很显著的。我们的实验课,不断采用激励措施刺激学生去探究原理的奥妙,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部分学生甚至下课后都不愿离开。

4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一句话,为了人的发展。即教育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生命的充分发展。这就同时决定了,衡量一切教育行为的成败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就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强调“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中职学生的激励教育又有自己的特点,中职学生的激励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激励教育要时时反馈,经常检查我们实施的效果。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哲学反思”。所谓哲学反思,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哲学的高度,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把一时一地的教育行为,放到受教育对象发展的全局当中,放到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全过程当中来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人的发展”的科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等。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激励教育更强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

5坚持公平性原则

无法回避的是,目前中职学生十分注重自身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不是成正比,也就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共享和得到的认可和满意程度之间是否能够达到平衡。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努力做到公平的评价,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而公平的评价一定的多元化化的评价。仅仅由考试成绩便对于学生进行评价明显是不公平的,那么就没有办法获得学生的认可以及满意,进而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

引进相应的竞争机制不仅能够凸显公平民主,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中职学生提前感受到将要面临的激烈社会竞争,锻炼自己。利用自愿参与学生管理职务和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并且对于当选学生实施综合的考核,只要考评没有通过的先进行警告,若第二次没有通过则采取免职处理的方式,这种公开的竞争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激励十分有利,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6采取赞美的方式激励学生

基于心理学角度去看,所有人都希望获得赞美,在获得赞美之后能够让人感觉心情愉悦,增加人的自信心,并且对于赞美自己的人产生好感,并且对于赞扬的事物能够不断提高兴趣,进而深入探索,感觉做起来十分简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中职院校中教师可以采取赞美学生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激励,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喜爱教师,增强自信心,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某个事物的热情,使其积极的投入其中。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和别的同学差距较大的地方,进而对于自身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自觉控制。

7多方式激励,促进学生发展

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制度上激励,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激励。例如,举办技能竞赛,举办学习竞赛,采用鼓励谈心,甚至采用恰到好处的批评处罚等激将法等等。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是以适合为宜。激励教育实施激励性的评价,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环境,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拓展自己,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8结语

通过本文对当前中职学生激励管理的进一步探究,使我们了解到中职院校激励管理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中职院校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学生进行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提上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因此,希望通过文本的阐述能够给中职院校激励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仲潇.中职学校学生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3-10-01.

[2]李淦.奖与罚:论中职学生的激励教育[J].新课程(上),20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