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输液反应的预防

朱随芝

朱随芝(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山东菏泽27401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88-01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输液反应,为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在静脉输液时应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操作流程,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融洽护患关系。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静脉输液患者1108例次,均因病情不同而需要静脉输液。

预防方法

1、加强配制环境的消毒

在静脉输液配制中,一定要做好每天的清洁与消毒工作,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室,尽量减少人流与物流量,防止污染源的进入;夏季由于气温偏高,防止药物受热变质。配制完毕后应及时做好清场与消毒工作,应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每周用2%过氧乙酸8ml/m3煮沸熏蒸30min,每日用0.2%漂白粉或1%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2次,每月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1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2、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仔细核查瓶签是否清晰,药物有无变色、浑浊、沉淀、澄明度的改变、安瓿有裂痕或密封瓶盖有无松动等。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3、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操作流程

不断强化安全静脉输液理念,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新药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新药的特性,避免盲目配伍。在不了解其他药液对某药的影响时,必须将该药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混合时,一次只加入一种药物到输液瓶中,待混合均匀后液体外观无异常改变再加入另一种药物。两种浓度不同的药物配伍时,应先加浓度高的药物至输液瓶中后再加浓度低的药物,以减少发生反应的速度。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加入到同一液体中输注,以减少不溶性微粒叠加而超出注射剂的标准规定而出现不良反应。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在使用时应间隔给药,如需序贯给药,则在两组药液之间,应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过渡。根据药物性质及说明书上载明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媒,避免发生理化反应。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以避免注射器内残留药液与所配制药物之间产生配伍反应。有色药液应最后加入输液瓶中,以避免瓶中有细小沉淀不易发现。中药注射液宜单独使用,在西药注射滴完后,用溶媒冲洗再滴中药注射剂。

3、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加强护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平衡,工作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另一方面,加强业务技能训练,责任护士为患者输液前评估患者的治疗方案、疗程、药物性质、静脉情况,合理选择静脉工具,进行程序化的操作,减少穿刺次数及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4、强化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治疗措施、用药目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2]。在输液过程中,向患者讲解并签署《静脉输液告知书》,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输液过敏史,并向患者讲解过敏史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务必正确回答这类问题。告知患者本次输液所需时间,瞩患者排尽大小便,取舒适位[3]。对患者讲明本次输注的药物名称、药理作用、应控制的滴速,并讲清楚控制滴速的原因,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尽量保持固定姿势,不要随意移动肢体。在输注过程中,不要随意用手触摸输液针头局部皮肤,防止感染[4]。加强巡视,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输液部位有无疼痛、肿胀,及时排除输液故障。输液完毕,指导患者采用大拇指加无菌棉球按压针眼3~4分钟,至针眼局部无渗血为止。输注易过敏药物或输注过程中有不适者,输液结束后,应留观患者20分钟。对药物过敏要告知患者,下次不能再用这种药,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

结果

通过有效输液反应预防措施的实施,减少了输液反应的发生,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

讨论

通过有效输液反应预防措施的实施,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使患者积极配合护士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了各类输液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黄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21):1.

[2]薛素贞.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5(9):19-20.

[3]陈银霞.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对策.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7):35.

[4]闫洪凤,孔杰,崔化英,等.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