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的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寻常疣的治疗进展

方特

方特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04)

【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91-02

“瘊子”是人们对寻常疣的俗称,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直接或间接感染皮肤粘膜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赘生物性皮肤病,可发生在手掌、手指、生殖器、等多个部位,可以导致皮肤功能障碍、出血、形象受损,多发顽固者,可以影响心身健康,寻常疣的感染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1],本病的发生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免疫状态缺陷者的发病率增高,寻常疣的可采用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物理治疗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有创伤的疗法和液氮冷冻疗法,前者包括手术切除、电切、电凝、电灼等,可以直接去除病灶,但创伤较为严重,可导致疤痕的形成。部分患者可导致疤痕的形成,而且复发率较高,目前不建议将其作为标准疗法。液氮冷冻疗法相对安全,简便、快速,复发率相对较低,疤痕的形成较小,但是过度的治疗可能导致神经和肌肉的损伤,造成患肢的畸形,所以,对于液氮冷冻技术的使用和疗程需要熟练和谨慎。激光是治疗寻常疣相对先进的方法,费用相对便宜,二氧化碳激光器能发射10600nm红外光,被水吸收后对组织产生非选择的热破坏使疣体破坏,但是治疗是产生的疼痛以及术后的疤痕形成,愈后较缓慢等,该疗法受到限制。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利用氧合血红蛋白选着性吸收585nm黄光特点产生的热损伤,可以破坏疣体的供血。该方法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儿童。每次治疗的时间较短,无需麻醉,疼痛较轻,无出血,手术后疤痕较少,复发少、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寻常疣的治疗。该疗法安全性高而且刺激性小,治愈率高,复发较低,但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射频消融也是近年开发的新技术,利用电磁波经电极在接触的病损处产生消融作用。使用射频消融分层技术能完整地去除疣体,具有精准高、快速、不出血、不产生光损害和烟雾,治愈率高,创面无感染等特点,尤其是不留疤痕,特别适合面部的疣体治疗。

2.化学治疗

10%-20%水杨酸是常用的角质溶解剂,溶解与等量的弹性火棉胶也可以用于寻常疣的治疗,外涂能破坏疣体的表面,并且因其轻微的刺激作用可以产生免于应答。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患者疼痛较轻、效果较好。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连续4—8周,因而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相关不良反应是火棉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等。高浓度,大范围使用对儿童可产生毒性反应。5%5—氟尿嘧啶软膏外涂,可以使疣体坏死、脱落。不良反应是可使局部皮肤红肿、皲裂、疼痛、过敏反应、色素沉着。戊二醛,甲醛、甲酸也可以用于寻常疣的治疗,可以破坏上皮细胞,还能破坏病毒粒子,故亦属于杀病毒的药物。85%甲酸穿刺术用于治疗寻常疣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价格便宜,依从性较好。此外,还有苯酚、乙酸、三氯乙酸等外用化学腐蚀剂。

3.抗细胞代谢药物

维A酸类药物用以治疗寻常疣有效,期机制是抑制寻常疣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受影响细胞HPV转录下调。此类药物可以局部或全身用药,口服药以阿维A酸为代表。据报到,阿维A酸用于广泛而且顽固的寻常疣能快速起效。但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例如可以引起皮肤黏膜的干燥皲裂,瘙痒,转氨酶和血脂的升高。

5—氟尿嘧啶二甲基亚砜溶液或5—氟尿嘧啶软膏,5—氟尿嘧啶可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抑制DNA生物合成,临床上多用于抗肿瘤,也可以用于治疗寻常疣。

博来霉素和平阳霉素可选择性影响鳞状细胞或网状内皮组织,破坏DNA模板,阻止DNA复制,一般损害内注射,直径小于5mm者用0.1mm,大于5mm者用0.2mm,每次注射量不超过1ml,1周后结痂,2—3周后脱痂,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

4.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干扰素和聚细胞,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泛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聚肌胞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是干扰素的诱导剂,两者均可肌注或瘤内注射,局部注射a干扰素注射液(200U/ml)或聚肌胞0.2—0.4ml(根据疣体大小决定量)注射在疣的基底部,2|—3天注射一次,6—8针为一疗程。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对于多发性寻常疣患者可以作为首选治疗。

寻常疣的发病常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顾常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咪喹莫特是一种小分子的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针对HPV感染细胞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临床常用剂型为5%乳膏,多用于治疗生殖器和肛周疣。次要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平均需要9周。局部反应如瘙痒、烧灼感,皮肤剥脱、水肿等,多为轻微短暂,少数可有全身症状,儿童可出现粘膜溃疡。H2受体拮抗剂亦可作为免疫调节剂,西咪替丁一日25-30mg/kg(成人一日2400mg)口服,可以有效治疗多发性、顽固性疣,较适宜儿童但此药易产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抗雄激素活性,现有的数据尚不支持将其作为寻常疣的治疗方法。其他口服或注射用免疫调节剂还有硫酸锌、卡介菌多糖核酸、转移因子、种组人白介素-2等。此外,方正酸二丁酯和二苯环丙烯酮外用可以增强疣体的自发清除,可用于面部、颈部等顽固性疣,适用于儿童。

5.中医药疗法

寻常疣在历代古籍有“千日疮”、“刺瘊”、“枯筋箭”、“瘊子”等不同的病名,主要由于肝经血燥,血不养筋,筋气不荣,复感风热邪毒,凝聚肌肤所致,外伤摩擦常为其诱因。方剂种类繁多,内服外用均有,总的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常用的中药及主要功效大致可以归纳如下:板蓝根、大青叶、木贼、下枯草、紫草、蜂房、黄柏、山豆根和贯众等疏风凉血,清热解毒;薏苡仁、马齿苋等健脾理湿解毒;赤芍、生地、桃仁、红花、莪术、穿山甲、川芎等活血化瘀,散结软坚,行气通络;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气,理气调中灵磁石、牡蛎等平肝潜阳;鸦胆子腐蚀赘疣。此外,中医尚有针刺、火针、雀啄灸等治疗寻常疣的针灸疗法[2]。

6.总结

正如本文所提及的目前采用的疗法不下于5大类30余种,几乎任何一种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所有患者尚无100%有效的方法。因此选择方法时应从具体病情以及安全性、有效率,复发率、操作可行性、难度、疗程长短及费用等多方面考虑。目前技术已较成熟、临床应用较广泛的疗法和药物主要有冷冻、手术、激光、水杨酸、维A酸、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干扰素及中药。实际临床单一疗法较少,多采用2种以上的疗法,如冷冻联合系统用药、中药联合免疫调节等,有些疗法或因存在较大的缺点,或因技术不成熟和未经充分依据论证而未能广泛开展。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光动力,射频消融等较为先进的技术疗法日趋成熟,更先进的技术发明推广,寻常疣的治疗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赵梓纲.寻常疣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8-41.

[2]彭曦,于波,张杰.扁平疣和寻常疣的治疗[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