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疾病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研究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呼吸内科疾病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研究与分析

王巍

王巍(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内四科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疾病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30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结果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46%;抗菌药物使用率前3位分别为头孢美唑钠39例(30.4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例(23.4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9例(14.84%);联用类型比例最高的为二联(58.59%),其次为三联(23.44%)、四联及以上(13.28%),一联比例最低(4.69%);抗菌药物使用后,临床治愈率为39.84%,治疗有效率为97.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结论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疗人员应当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菌药物;呼吸内科;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463-01

抗菌药物在当前临床领域中作用极大,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当前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常常能用到的一类药物[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如果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则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我院对收治的130例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12~72岁,平均(44.3±3.1)岁;下呼吸道感染97例,上呼吸道感染29例,支原体感染及真菌感染4例。

1.2研究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13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种类及联用类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2.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46%。其中,头孢美唑钠39例(30.4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例(23.4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9例(14.84%),硫酸依提米星13例(10.16%),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10例(7.81%),环丙沙星注射液8例(6.25%),头孢哌酮6例(4.69%),头孢呋辛钠5例(3.91%)。抗菌药物使用率前3位分别为头孢美唑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2.2抗菌药物联用类型128例患者中,抗菌药物联用类型为:一联6例(4.69%),二联75例(58.59%),三联30例(23.44%),四联及以上17例(13.28%)。联用类型比例最高的为二联,其次为三联、四联及以上,一联比例最低。

2.3抗菌药物治疗效果128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完全治愈51例(39.84%),好转74例(57.81%),未治愈3例(2.34%)。

临床治愈率为39.84%,治疗有效率为97.66%。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共计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分别为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诱发的四肢乏力、恶心1例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诱发的皮肤过敏1例。

3讨论现如今,呼吸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2]。

就本组结果而言,130例患者中,128例使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所涉及到的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其中,使用种类最多的抗菌类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如头孢美唑钠使用率为30.4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率为23.4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使用率为14.84%,分别位于使用的前3位。在当前临床领域中,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对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该类药物价格相对低廉,剂型种类较多,因而已经成为当前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一类常见药物[3]。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本身的杀菌浓度不高,但对于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一定作用,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则能够对细菌DNA的复制、合成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4],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该类药物独有很多肠道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并且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衣原体以及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有效的抗菌作用。

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都是通过联用的方式实现治疗的目的,但联合用药应当严格遵循下列几项指征:第一,尚未查明原菌的严重感染等疾病;第二,单一抗菌药物的使用难以对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进行抑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5];第三,单一抗菌药物难以对败血症及感染性肺疾病等重症感染进行控制。此外,如深部真菌病与结核病等治疗均需要联合用药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采用联合用药将可以有效降低一些毒性较强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但同样能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6]。

本次研究中,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46%,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

由此可见,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疗人员应当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李娟.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34-35.[2]毛小红,俞佳,祁金文,谢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5272-5274.[3]刘桂志.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情况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63-164.[4]韦炳华,吴海燕,陈杰.302例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调查[J].今日药学,2013,12:813-815.[5]白红,林海霞,官真水.2009~2010年某地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30-32.[6]徐仙彬,杨彩艳,马薇,贺罡.呼吸内科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06:48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