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对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对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

盘翔

盘翔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46100

摘要:目的:探究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对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肛肠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共有2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仅有1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老年肛肠术后患者给予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水肿,缩短疼痛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从针刺痔疮穴位;中医熏洗坐浴;肛肠手术;疼痛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肛肠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多在老年群体中发生。临床医学中多采用手术方式对老年肛肠病患者进行治疗,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也伴随着术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i]。近年来,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在老年肛肠术后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60例老年肛肠病术后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做一个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肛肠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59~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4.3)岁,其中混合痔19例,肛裂6例,肛瘘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3.4)岁,其中混合痔18例,肛裂8例,肛瘘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肛肠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行手术治疗,无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状,两组患者差异不大,符合统计学分析的标准。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对患者进行治疗,2次/d,20min/次,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干预组:实施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治疗方法。坐浴的主要药剂为蒲公英、大黄、车前子、白鲜皮等各25g,黄柏、苦参、花椒各为20g,白芷、赤芍、当归、乳香等各为15g。在用药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剂剂量[ii]。上述药物加清水后采用小火熬制约30min,然后将药液倒出,一般为2500~4000ml,水温降至40℃左右,对患处进行外洗、坐浴,25min/次,2次/d,一周为1个疗程。丛针刺痔疮穴位治疗则要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对患者的痔疮穴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患者的痔疮穴,留针时间以30min为宜,一般每5min捻针1次,针刺1次/d,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x?检验,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s)表示,临床治疗效果用%表示,用t检验,P<0.05即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中对老年肛肠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肛肠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比较高,临床医学中多对肛肠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尽管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也伴随着严重的术后疼痛,主要由术后皮肤水肿以及肛门内括约肌孪性引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本次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采用丛针刺痔疮穴位联合中医熏洗坐浴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中医中认为对肛肠病的术后治疗应以消炎止痛、退热通便为主,坐浴组方中所含的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苦参、黄柏则能够有效抑制湿热,白芷、白鲜皮等能够祛风止痛,这些药物联合作用,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的疼痛[iii]。另外,中医认为疼痛是机体局部气血凝滞阻塞,不通则痛,主要病因是气滞、血瘀,针灸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通则不痛,达到术后镇痛目的,丛针刺痔疮穴不仅疗程短,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起效快,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的依从性高,其与中医熏洗坐浴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患者的疼痛。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仅为62.5%,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老年肛肠病术后患者给予丛针刺痔疮穴联合中医熏洗坐浴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薇.中药坐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术后创口肿痛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5,16(18):1731-1732.

[2]王英娟.中药熏洗坐浴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80-180.

[3]黎耀成.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水肿的临床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