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3
/ 2

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何怀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团结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834602

摘要:畜牧业和养殖业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支柱,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有很大的提高。传染性疾病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种类,在养殖厂中出现传染性疾容易给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传染病病原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防治计划,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传染病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养殖风险。

关键词: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防治

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畜牧养殖作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养殖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逐渐朝着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而在实际的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较为常见,不仅阻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还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传染性疾病防治更加重要,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

1.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产值收益在国民产值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总体经济效益也在日益增加,规模畜牧养殖场和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都在蓬勃发展。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生产大国,并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起步较晚,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在科学化养殖和规模化养殖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畜牧养殖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也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如在疾病防控方面、科学管理方面、现代技术应用、发展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还需要在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上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我国畜牧养殖业科学化和规模化以及农业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2.传染性疾病对畜牧养殖的影响

2.1畜牧养殖业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畜牧养殖业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且具有传染能力的疾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是在畜牧养殖业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病原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病毒以及真菌等微生物。以猪为例如猪丹毒、口蹄疫、犬瘟热、布氏杆菌等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比较常见。这些疾病的传染速度之快,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知各类疾病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治疗。

2.2传染性疾病对畜牧养殖业的消极影响

一是未发疫病时,畜牧产业产品市场正常,畜牧业正常发展;当传染性疾病流行时,畜牧业产品市场价格便会急剧下降,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在传染病流行时期,畜牧业产品基本处于积压状态,市场前景堪忧,畜牧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疫病流行结束之后,畜禽市场价格便会逐渐回升,畜牧业处于恢复发展期,市场价格不断回升,甚至出现暴利,畜牧业就将快速发展。

3.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3.1重点展开传染性疾病检疫

为了更好地防治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做好传染病检疫工作。在开展疾病检疫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畜牧检疫机制,并开展注射疫苗、给药等检疫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传染性疾病大规模传播与扩散。为了更好地控制传染性疾病,注射疫苗极为重要。此时,相关部门及人员要结合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以及流行环节选择疫苗。例如,在防治绵羊痘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要重点参考其病原为病毒的主要特性,应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展开皮内接种,此时,要将使用剂量稳定于0.5mL,达到防治绵羊痘这种传染性疾病的目的,避免其大范围传播。

3.2优化饲养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合理规划。在实际的规划环节中,要保证养殖场建在光照条件较好、水源极为充足、远离人群的场所,且还要在养殖场中设定养殖、隔离、储存等区域。同时,相关人员还要重视优化养殖场所的环境,并保障养殖区场所的空气质量,并及时完成养殖动物粪便的清理工作,可以与农作物种植人员建立起合作关系,将粪便转化为农家肥,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养殖户要定期清洗养殖区域,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养殖场或是养殖户,可以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完成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的自动、智能、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养殖环境的洁净程度。

3.3实施定期消毒

消毒也是畜牧养殖过程中防治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策略,此时,需要由专业人员负责。为了顺利开展消毒工作,必须要配置环境消毒、表面消毒、手消毒等消毒剂,包括漂精片等。在实际消毒的过程中,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测定消毒剂的浓度;在现场消毒的过程中,要在配药桶、刻度量杯、消毒浮筒等工具的支持下,完成高效率消毒,并结合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开展消毒工作。例如,在防治口蹄疫的过程中,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或是2%~4%的氢氧化钠完成消毒。在实际的畜牧养殖过程中,若是消毒工作完成的效果较差,则会导致细菌、病菌等在养殖场所内大量繁殖,最终导致传染性疾病爆发。因此,在实际的养殖环节中,要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彻底消毒,为动物创建更健康的成长空间。同时,还要对消毒工具进行定期消毒,并通过清水冲洗、晾晒等环节最大程度避免消毒工具滋生病菌。另外,还要将消毒工具放置在工具房内统一保管。在消毒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完成消毒工作的人员展开消毒。在这样的要求下,消毒人员需要穿着特定的防护服,并经过红外线照射后才能够进入养殖场内开展消毒工作。

3.4科学饲养

养殖人员要定期巡查养殖区域,了解动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养殖环境的整洁程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事件进一步恶化。从我国畜牧养殖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饲养不科学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养殖人员并未结合养殖动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完成喂养,导致养殖动物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传染性疾病感染概率不断上升。为了从喂养方面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概率,相关人员必须选择质检合理、来源有保障的饲料,并结合养殖动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完成饲养,确保饲养量合理。同时,要避免饲料受潮,严禁使用过期饲料饲养动物。在每次取完饲料后,要对饲料袋进行密封。

3.5重视畜牧类传染疾病的宣传工作

我国现有相当一大部分养殖散户的存在,这些散户缺乏专业养殖技术,无正确的饲养流程及检测检疫机制,因此,对他们进行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宣传工作十分重要。这也是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其推荐有效科学的疾病防治方法,及时治疗,达到提高全体养殖户的专业知识水平、防治意识、控制能力的目标。减少畜牧中疾病发生概率,通过宣传教育为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做好基础准备。

结语

畜牧养殖中的传染性疾病影响较大,因此,对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展开防治极为重要,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通过检疫、优化饲养环境、实施定期消毒、科学饲养,能够降低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杨连付.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7(24):71.

[2]田友宏、谭明君.畜牧养殖业中传染病的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5.(20):179.

[3]杨树辉.畜牧养殖业中传染病的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15,(10):228.

[4]李春艳.畜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0,(4).

[5]卢岩川.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范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