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彩》的美学蕴含——论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3

《抽彩》的美学蕴含——论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刘红利

刘红利(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宝山200444)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1-0134-02

摘要:《抽彩》是一篇具有现代寓言性质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战后的社会状况,人类的愚昧无知、麻木冷漠,对传统习俗和迷信的盲目跟从,对同胞所遭遇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小说以一种客观,平静而冷淡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骇人听闻的故事,故事所讲述的整个活动的意义是为来年的丰收而贡献出祭品,祭品的代价惨重,毫无人性。故事结局是以一个普通村民的牺牲而收场的。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抽彩》中人物形象,实物和环境等的象征意义来探讨当时的社会传统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从而指出战后人们道德意识的瓦解,对社会传统的盲从以及人性的泯灭。

关键词:现代寓言;象征手法;人性

雪莉?杰克逊(ShirleyJackson,1919-1965)是一位多产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一本诗集和五十五篇短篇小说以及其它一些散文作品。《彩票》是其经典之作,雪莉?杰克逊成功运用了象征手法来揭示了故事的深刻主题。象征,以其含蓄内敛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一个抽象的世界,但其带出的含义却引人深思。本文将分别从对社会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人性的泯灭三方面来剖析这部小说。

一、社会传统的盲从

文章的开头便是“晴空无云,阳光灿烂,带着新鲜的夏日暖意,花朵大量盛开,草地绿意盎然。”这是一派生机勃勃,百花丛生的景象,人们总是会将各种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美丽的景色总会让人联想到善良的人们,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种表面上生机盎然的景象与故事的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者美好的祈愿变成了村民冷漠、残酷、毫无人性的冷血动物,作者在此埋下了伏笔。

接着村里三百多号人开始在邮局和银行间的广场上聚集,履行着每年不变的传统抽彩,“邮局”象征着政府,而银行则象征着经济,在这些关乎小镇发展的地方进行着传统的活动,这也意味着小镇人民对此的关注和重视。当装着彩票的黑盒子放到广场中央时,人们对此的反映是敬畏的,恐惧的。黑盒子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镇上年龄最大的华纳老头出生前就开始使用,它代代相传,已成为小镇古老传统的象征,而小镇上的人们“谁也不想改变老规矩”,因而尽管黑盒子“一年比一年破旧,颜色已不再是纯黑色,有一面已破旧不堪,现出木质本色,其他地方颜色已褪,或污渍斑斑”,人们也没有更换它。黑盒子象征着罪恶和死亡,同时也象征着小镇的人民死守传统,顽固不化的民风,黑盒子的存在让小镇上无数人失去了生命,而抽彩这项“全民活动”到底为村民带来何种利益,小说中没有阐述,但是可悲的是,尽管有这么多人因此丧命,小镇上的人似乎也没有意向废除这一传统,这种愚昧麻木无知的劣根性在村民的心底深深地扎根,并开始生根发芽,当有人提出要改变老规矩时,镇上的华纳老头立刻提出了抗议,坚持要将这种迷信进行到底,于是再也没有人反对他的观点,因为华纳老头是镇上经历抽奖次数最多的人,似乎他最具有发言权。

小镇的抽彩传统是从何而来?华纳先生曾说过“六月抽彩,谷物丰收”,抽彩的目的就是为了丰收,在古代,耕耘了土地,播下了种子,村民们只能等待,满心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庄稼能有好收成。正是从人们的这种期待中衍生了祭祀仪式。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象征了生命的循环:旧生命的终结是新生命的开始。

黑盒子里装的是关系村民生死存亡的彩票,空白的彩票意味着生的希望,而带有黑色原点的彩票唯有一张,可是拿到的人结局将十分悲惨。《抽彩》中的黑色意味着人生命的终结,阴暗而恐怖,同时,黑色也映衬了人们内心丑陋而黑暗的一面,在面对同伴和朋友危难的时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操纵抽彩这一活动的主持人萨默斯先生(Mr.Summers)是小镇的煤矿业主,他的名字“Summers”是“夏天”的意思,同时“summer”也指“summertree”,在建筑上指的是“大梁”的意思,这些无疑暗示着萨默斯先生在镇上具有经济实力,因而最有权势和地位。而邮政局长格莱夫先生(Mr.Graves)名字字面意思上看是坟墓的意思,他的参与为许多无辜的人挖掘了一个个坟墓。他的名字同样象征求生希望的破灭。这些都是小镇上有权势的人,他们操控抽彩活动,同时也掌握着小镇人民的命运。华纳老头是抽彩活动的忠实拥护者,是丑陋习俗的坚持者,他的思想顽固不化,正如他的抽彩票的次数77一般,他经历了77次抽彩,见证过77个无辜者生命的流逝,但这却丝毫没有感化他,反而愈演愈烈,愚昧和残忍这是因为他的教唆下才会延续和渗透到一代又一代,另外他的名字有警告者的意思,即警告村里其他人一定得坚持这一陋俗。所以说华纳老头是间接的杀人者。

二、女性的社会地位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巨大反差让人震惊,荒诞恐怖、不合常情的故事情节让人悚然,作者精心构造了真实与荒诞的结合,实现了一种叙事与叙事夸张所显示的象征寓意的平衡、真实的叙事是为了可信,而夸张的荒诞是为了超越、实现主题的升华。真实与荒诞并存,表达了深刻的象征主题。

苔丝?哈钦森(TessieHutchinson)是抽彩最后的牺牲者,她的名字既与哈代笔下的人物苔丝有相似性,也与AnneHutchinson这位从马萨诸塞州海湾殖民地被驱逐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有相似性,预示着苔丝?哈钦森最后悲惨的命运。小说《抽彩》给读者呈现的就是一幅男权社会的景象。男人们到达抽彩场地后“谈论着庄稼、天气、拖拉机和赋税等。”而女人则是“身穿褪色的家常服装,尾随着男人们也来了。她们互相问候,唠唠闲话,然后去找自家的男人。站到丈夫身边以后,就扯开嗓门叫自己的孩子,喊上四、五遍,孩子才极不情愿地过来。”男女之间地位的差别跃然纸上。不管是外面的世界,还是里面的小家,都是男性占有统治地位,女性扮演的是依附性的角色,女性连自己的名字都被忽略掉了,例如:哈钦森太太,德拉克太太,邓巴太太等等。当苔丝?哈钦森太太到达抽彩活动现场时,有人就冲着她的老公比尔说:“哈钦森,你老婆来了。”没有人称呼她“苔丝”,女性附属地位显而易见。女性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其悲剧地位,而造成女性从属地位的原因就是男权社会。

男权社会中,男人是社会和家庭的统治者,社会规则是男人设定的。他们将女人视为自己的附属财产,女人从属于或低于男人。正如小说所说,男人们“只站在一起”,谈论着他们关心的话题,“雨水、种植、税金和拖拉机”,正是这些东西给予他们操控女性的力量和权力。在抽彩票的过程中,一般都由男性承担户主的角色,一旦有充当户主的男性因为特殊原因而缺席,就像邓巴太太的先生因伤而无法进行抽彩活动,当邓巴太太提出要代替她先生抽彩时,萨默斯先生便问:“妻子替丈夫抽彩票,你没有一个成年的儿子替你做这件事儿吗?”而且只有在邓巴太太坚持辩解说自己的儿子没法行使这一权利时才被人认可,但最后勉强同意其代替其丈夫抽时却是把她安排在最后。按顺序来,苔丝绝不应该排在最后,正是因为她是女人才把她推迟到最后,这一点也暗示着女性地位的低下,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处于附属男性的地位,没有发言权。

甚至当苔丝试着为命运的不公而抗争时,她撕心裂肺地喊到“这不公平”,她的丈夫比尔命令她“住嘴”,她的丈夫不但不为她收到不公待遇而为其辩护,而且以命令的口吻让其住嘴,这种命令式的口吻更说明了苔丝作为女性,即使感到社会的不公想要努力争取一些平等待遇时,却难以实现甚至被无情的强势地镇压。由此可见,男权社会中,女性即使有追求平等的反抗意识也很难将其实现,难以挑战父权制的社会。小说最后,最为一名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女主人公苔丝命丧乱石之下正是鲜明写照。

三、人性的沦丧

《抽彩》中的石头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石头的硬和冷,而另一种则象征着人们的残忍,阴森,冷酷、麻木无情,小说一开始便有男孩子开始收集石头,石头既是杀人工具,也是人们良知的泯灭,当苔丝的丈夫比尔抽到彩票时,苔丝连呼“不公平”,没有人为她求情,每个人都自顾着逃生,因此坚持彩票的公正性;当苔丝最终没有逃离厄运时,小镇上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搬着石头砸向苔丝,即便是苔丝最亲近的人,也没有帮她,更别说是求情了。最讽刺的是,连苔丝的小儿子在他人的教唆下也参与这次没有人性的行动中,人性的自私,冷漠丑陋的一面在此展露无疑。

而且,最后一轮抽彩结束后,沙默斯先生要求哈钦森先生“把她的纸条给大家看”时,他毫不犹豫地“走到妻子身边,强行把那张纸片从她手里夺过来高高举起”,此刻,他知道自己从危难中解脱出来,而对于他的妻子成为最后的牺牲品,担当他的替罪羔羊,没有流露出半点痛苦的神色,相反还将她手中象征罪恶的彩票扬起,似乎要向众人告知她妻子的不幸。“强行”和“夺”将握有夫权的哈钦森先生对朝夕相处二十余载的妻子的冷漠无情刻画地入木三分,将男权对女性的压制和残酷剥削发挥到了极致。

而且,小说中很多人物都极端自私残酷,亲情湮灭殆尽,人性完全丧失。对于荒诞的抽彩仪式,人们愚昧盲从,自觉参加,然而面对抽彩和可能到来的厄运,却提心吊胆,惟恐自己抽中,“人群中满是大手捏着小纸条的男人,他们正神经紧张地把纸条翻来覆去”。然而一旦自己逃脱危险,却个个踊跃,积极充当杀人的刽子手,对中彩者的厄运毫无怜悯之意。甚至有人虚伪的扮演两面派,比如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抽彩前她和特丝有说有笑的说:“别输不起,我们都风险均等”,当苔丝抽中后,她却“选中一块用双手才搬得起的大石头”,向苔丝砸去,往日姐妹情谊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中彩者苔丝本人也是极度自私的。在家庭成员内部抽彩前,她不顾规则地叫道:“还有唐和爱娃,把她们也算上!”,作为一位母亲,她企图把出嫁的女儿也拉回来抽,以减少自己中彩的可能性,而完全没有母亲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孩子,必要时可以为了保护孩子牺牲自己的母爱。由此可见,不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在这部小说里都是充满了讽刺。

四、结论

《抽彩》向我们讲述的是个畸形、没有人性的社会,揭露的是人性的冷漠、麻木、无情、残忍和自私。作者通过象征的手法通过社会传统的盲从、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人性的沦丧暗示了文章的背景正值战后,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混乱,并且丧失了信念、希望和理想。《抽彩》以其平静、客观的语调揭示了这篇现代寓言所带来的深刻意义即人性最原始的本质。象征所代表的含义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潘文晗,盲从下的人性悲剧——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彩票》.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3).

[2]范栩,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评雪莉?杰克逊的《彩票》.贵阳金筑大学学报[J],2004(3).

[3]吴海霞,乱石下的女性悲剧----解读雪莉?杰克逊短篇小说《抽彩》.人文社科[J],科技信息,2009.

[4]王群,余海林,论象征在小说《抽彩》中的艺术运用,外语教育第5期,2005.

[5]王群,畸形的抽彩人:人性的沦丧与希望的渺茫---小说《抽彩》人物解读.中州大学学报[J],2006(4).

[6]本文有关《抽彩》的引文均出自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抽彩》.周平译.《名作欣赏》,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