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1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周丽杰

新课改实施以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实施课改的目标。新课改强调要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一、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气沉沉。新课改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讲,教师听”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最佳契机,及时地“推波助澜”,正本清源,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教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有利于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二、指导适时

传统教学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会阻碍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介入过晚,以又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因此,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

三、研究学生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研究教材,很少研究学生,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新课改要求的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倾听者,也不是无可奈何的观众,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研究学生如何学,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氛围。

总之,作为新课改的教师,要准确的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使自己拥有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有新头脑、新思维的优秀学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