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任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发生原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因痰液阻塞气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例、占比2.00%,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和大力应用。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68-02

在ICU科室中,患者均为病情危急、病情严重者,尤其对于小儿患者来说,更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气管插管为重症监护室内常见的护理操作内容,若护理不当,则可导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导致患者发生脏器出血,严重者还可引起窒息的现象。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本院对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院收取对象为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4月9日—2017年11月16日之间,对收取100例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12/3,平均年龄(7.51±1.30)岁。

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13/3,平均年龄(8.22±1.30)岁。

两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等,因此,可采用P>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

1.2.1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迎接,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还需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从而对其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着重说明非计划性拔管对疾病的危害。对于经口插管的患者,易导致其产生不适感,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缓解不适感[2]。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可采用图片、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交流,并安抚患者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一切合理需求,应尽量满足。

1.2.2适当应用镇静剂:对于情绪较为暴躁患者,应遵医嘱应用镇静剂,使其能够被迫接受机械通气,进而降低呼吸机制动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因躁动所致的非计划性拔管[3]。

1.2.3肢体约束:对于脾气较为暴躁者,应对其四肢进行约束;对于清醒患者,应根据其哭闹情况进行约束,应选择特制的多层约束带进行约束,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害。在对患者进行操作时,应对约束带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以能够放入一指为宜,避免患者因约束带过紧出现烦躁现象[4]。每2小时放松一次约束带,并指导患者家属对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对于昏迷躁动者,应对患者的胸部和头部采用胸带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患者在扭动头部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2.4气管导管固定:将过去传统的固定方式进行替换,采用棉布对管路进行固定,具体操作方式:将棉布带绕过患者头颅部位,并将其系在枕后管道上,再进行打结,并将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布进行适当的延长,将其拉至患者下颌骨部位[5]。

1.2.5音乐疗法:待患者情绪逐渐恢复平稳状态后,可为患者播放轻柔、缓慢的音乐,使其能够转移注意力,使其能够缓解焦虑、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对照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指导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的指标,即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对比且分析两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的指标,即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

1.4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采用(%)来表示,两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在研究中对比各项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本次研究数据能够进行科学的对比。

2.结果

2.1将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如表1。

3.讨论

在临床抢救技术中,气管插管应用率十分广泛,该方式能够通过建立人工通道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进而达到抢救的目的。在由于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导致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且发病率较高[6]。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即心理干预、改进管路固定方法、肢体约束、适当应用镇静剂以及音乐疗法等,取得满意效果。由于小儿进行气管插管后,无法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可采用写字板使其能够将心理想法表达出来,进而减少其暴躁、焦虑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因痰液阻塞气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例,占比2.00%,2组间相比较,P<0.05。

总而言之,对ICU小儿气管插管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南.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6).

[2]张丹丹,王启梅.综合性护理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8):932-933.

[3]王玲,廖瑞雪.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

[4]赵燕.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9):96-96.

[5]高艳.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旬刊,2016,10(5):95-96.

[6]郑旭,张沁娅.优化护理流程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