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考核办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掌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3

改革考核办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掌握

杨威张振国

杨威(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张振国(承德市双滦区职教中心河北承德067001)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教学的中心已经从昔日的以理论教学为主,逐渐向目前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向转变,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电工专业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阐明了考核、评价的方向和原则,总结了考核、评价改革的实践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电工考核办法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产一线劳动者。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中心已经转移,昔日的以理论教学为主,逐渐向目前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向转变,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鉴于目前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向的改变,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考试的形式决定着学习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决定着学习的方向。结合我校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开展,我们对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考核方法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力求通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使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

1.现行的电工专业学生考核还是强调学科综合考核。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学科的结业成绩构成做了这样的规定:结业笔试成绩占60%,平时作业10%,平时表现10%,实践考核20%。这种考核模式,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很小,重知识记忆考核,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测试,误导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背离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

2.实践技能考核得不到应有重视,流于形式。很多教师通常把一次技能竞赛成绩或某一次作品的评定成绩或几次实验报告的评定成绩作为该学科的实践成绩,甚至有的把技能考核也用笔试代替。这种应付性、流于形式的实践考核,教师在考核时随意性大、弹性大,不但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促进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学习、训练,缺乏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认为实践技能考核只是一个形式,成绩是“老师给的”,不是靠实际能力取得的,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就降低了对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甚至将学生引入“实践操作就是糊弄”的歧途。

3.对于实践考核,很多教师也是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考核。现行实践考核主要采用阶段考核模式,从考核模式来看,阶段考核方式属于集中考核,考核难免受到场地、人员等条件的限制,考核项目不可能包含该阶段的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而且考核内容的随机性使考核结果必然存在偶然性。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许多学生只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大流”不求甚解,一旦考核即将来临时便“临阵磨枪”搞突击。这种考核模式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惰怠情绪,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后续学习的进行。这种考核的实施已经偏离了考试的初衷,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义。

4.这种考核模式尤其不适应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强调在实践教学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注重技能训练的平时性、经常性、练习性、过程性、参与性、全面性,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目前虽然也强调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及考核,但都是围绕着“技能鉴定考试”转,“为考试而练习技能,而不是考核为了促进技能的训练”,技能训练面窄、单一、不全面。

二、开放性实验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制定原则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考核不仅是要检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督促和促进。对教师而言,需要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等情况,要大力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更要积极探索实验实践教学考核的方法。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模式要本着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实现电工专业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强调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引导性、过程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实践兴趣、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效果和促进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并强调学生平时表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动手操作能力、技术熟练程度,考核要贯穿技能学习的全过程。

三、开放性实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改革的实践

我校根据电工专业的特点,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配合电工专业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案。

1.考核成绩的构成。

考核方案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大模块。

(1)理论考核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应知”部分进行考核,占结业成绩的40%,其中闭卷考试成绩占结业成绩的30%,平时作业成绩占结业成绩的10%。

(2)实践考核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集中操作考核,考核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应会”技能的要求,确定出若干个技能抽考项目,在本模块或本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成绩占结业成绩的15%;第二部分为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实训正课和参加开放性实训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其中学生正式实训课占15%,学生参与开放性实习实训活动占30%。

2.学生实践成绩的形成。

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采用阶段性集中考核和平时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实验实训的态度、效果予以评价。

(1)对学生实训正课的考核(15%)。

实训正课考核主要包括上课纪律、积极性和主动性、基本知识的运用、基本操作技能、实训报告、实训作品等方面。

①每个课题实训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考勤、纪律情况、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记录、评议,打出分值,满分5分。

②实训报告(满分5分)根据实训报告的填写情况进行打分。

③对实训作品进行评议(5分)。模块或课题完成后,由学生任选三项平时作品交由评定,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评定出最后成绩,至少抽出其中一项进行现场测试。

④平时训练项目的要求要合适,不能要求太高、太严,要求太严、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打消积极性;不要太难,以学生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为宜。

(2)对学生参加开放性实训活动情况的考核(30%)。

①开放性试验实践教学,是学生练习技能、培养能力的主课堂。学生开放性实验实践活动的考核强调过程考核,主要对学生的实训预习情况、独立工作能力、实训过程中的态度、实训能力、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核。

②学生参加开放性实训活动情况的考核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实训的具体情况在实训报告中进行评价打分。

③将每次参加实训的成绩取平均值即为学生参加开放性实训活动情况的考核成绩。

④参加一次开放性实训活动并完成任务加1分;在开放性实训活动中违反纪律一次扣除2分,并适当做出其他处罚,对多次违纪者,取消其资格,实训成绩记零分。

(3)开放性实训活动成绩评定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学生必须完成全部指定的实习任务,并按规定上交实习报告(附件)等实习资料,方可参加实习成绩评定。

②学生每个实训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予以及时评定,给出成绩。

③实训报告:填写齐全。实训预习报告中要体现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训项目的理论基础或操作要领的了解情况;实训报告,要体现学生对所进行实训的总结性、感悟性和效果性。

④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开放性实训活动进行全程监测,以便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训过程。

(4)阶段性集中考核(15%)。

学科综合技能考核为阶段集中操作考核,考核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应会”技能的要求,确定出若干个技能抽考项目,在本模块或本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成绩占结业成绩的10%。

具体方法:①考核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应会”技能的要求,确定若干个技能抽考题目,学生抽考其中之三,三次考核的平均值作为该学生学科综合技能考核成绩。②考核题目难度系数分为二等,不同难度系数的题目所赋分值不同,难度系数大的考核题目所赋分值为15分,难度系数小的考核题目所赋分值为15分。③对不同基础的同学要求不一样,以激励、督促基础好的同学取得更大进步,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有所进步。

考核时应对实践技能的局部动作进行量化评估,每一个基本动作、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量化考核。这样会使学生认真对待技能的训练,会对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5)全部实验内容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将综合后的实验成绩一式两份填入相关成绩记录单,一份由实验室存档,一份交本门课程的理论课任课教师,由理论课教师按规定比例与理论课成绩汇总。

(6)成绩评定办法应做出明确要求,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要求评定成绩。由别人代替或代替别人做实验者按作弊处理。学生该科综合成绩不及格进行补考,校内实训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必须进行操作技能测试补考,并交纳所需费用。

四、开放性实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改进方向,取得的成效及努力方向

1.开放性实践技能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这对平时不学、学不会、考试抄袭情况进行了有效遏制,防止了学生照搬其他同学的作品、不认真、马马虎虎等情况,杜绝了有些基础较差无心向学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通过作弊过关,并能避免考核的偶然性及防止某些同学投机取巧找他人代做,也防止了应付了事、蒙混过关的现象。

2.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对于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单纯的理论学习比较困难,他们可以通过加强操作能力的学习,在实践考核上考出好成绩,以弥补理论成绩的不足。由于看到了学习希望的所在和可能性,他们学习的信心也就增强了。

3.做到实践教学考核全程化。考核贯穿整门课程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真实能力。平时操作情况的好坏与考核的最后成绩有直接关系,并且关系很大,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认真对待平时每一次实训活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将实验列入评价、考核体系,考核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做到公平公正,实验才能真正受到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