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何明新何迪源何文锴

1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中医院453800

2重庆理工大学400050

【摘要】目的研究用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接收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用奥硝唑、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组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效果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在治疗妇科盆腔炎症性疾患疗效显著。

【关键词】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盆腔炎;奥硝唑;阿莫西林胶囊

盆腔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集中发生于20—50岁的性活跃期妇女,致病因素众多,如性生活不洁、经期卫生巾不洁、宫腔手术感染等,需氧菌、厌氧菌或衣原体等疾病菌是主要的致病菌[1]。盆腔炎的常见临床症状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下腹痛、腰骶部坠痛等,尤其在劳累后,月经前及性交后疼痛加剧[2]。亦有些患者表现烦躁、失眠、心悸、消化不良、大小便功能紊乱、盆底肌功能紊乱等症状。采用中药治疗对患者病情有较大帮助,而且还有缓解患者压力的作用,疗效显著。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120例接收的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于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接诊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60岁,病程最短45天,最长达4年。120例患者中单纯盆腔炎患者40例,患卵巢囊肿者16例,患盆腔积液者56例,患溃疡性结肠炎者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奥硝唑0.5g,一日二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一次0.5g,一日三次口服给药。观察组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薏苡仁30g,炮附子10g,柴胡10g,枳壳10g,赤芍15g,生白术30g,火麻仁10g,醋三棱12g,醋莪术12g,升麻6g,煎上药,先泡两小时,用煎药机煎取汁,每次300ml,每日二次口服给药六周,女性经期停用,低脂饮食,忌辛辣,加强功能锻炼,主要以盆底肌功能锻炼为主。

1.3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情况对比分析,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症状减轻为显效;症状无缓解为无效。

2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观察,观察组60例病人中49例痊愈,8例显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60例病人中,38例痊愈,12例显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比奥硝唑、阿莫西林胶囊联合用药效果显著(P<0.05)。本文所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原因多是下焦湿热蕴结,伤及血脉所致。薏苡附子败酱散除用肠痈还可用于卵巢囊肿、结肠炎、腹膜炎、肠炎、尿路感染等。《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症并治》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儒,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医论: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此论肠痈,乃肠胃之病,似宜只腹痛而不及外;不知痈乃血脉间病,肠为阳明,阳明主一身肌肉,故必其身甲错。腹为肠之府,故腹皮急,热度之气上鼓也。气非有行,故按之儒。然皮之急虽如肿状,而实无积聚也。病不在表,故身无热,热虽无而脉数,痈为血病,脉主血也,故曰此为肠痈。薏苡寒能除热,兼下气除湿,利肠胃,破毒肿,故以为君;败酱善排脓破血,利结热毒气,故以为臣;附子导热行结,故反为佐。”方解:薏苡附子败酱散为散结排脓之剂,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湿排脓;败酱草苦寒,清热解毒,排脓除秽;炮附子甘温,扶助元阳,鼓舞正气,血得温而行,肉得温而长。三味配伍,清热排浓而不伤元阳,温阳扶正而不助热毒。药虽三味,但可使血行、脓排、结散、热清。凡下焦之湿热瘀结、有形或无形之疾,均可使用之。本方加入柴胡、枳壳、赤芍,目的在于舒肝利气,有利于下焦气机畅通,血脉运行;生白术、火麻仁,利于大肠之传导功能;升麻可升提中气,使浊气下降。

通过研究表明,临床上运用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非常显著,减轻了广大患者的痛苦,在六周的治疗期内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杰,李丹,杨广辉.盐酸莫西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396-397.

[2]何玉冰.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报,2013,35(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