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分析

孔洁

关键词:水驱砂岩油田;含水;采出程度;归一化方法;量化关系

1前言

选择的包括喇萨杏等在内的15个业已进入高、特高含水期的大中型注水砂岩油田中10个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含水率≥90%),油田综合含水率最低75.8%,最高达到93.8%。这些油田覆盖了中国的10大油区,累计动用石油可采储量32.4×108t,占全国总动用可采储量的50%以上。因此,选择的油田能够代表中国油田开发的总体规律和趋势。油田开发理论及实践表明:油水黏度比、储层非均质性和岩石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水驱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的3个主要因素。笔者在结合大量油田实际开发资料的基础上,将15个油田的主要参数汇总。

2含水与采出程度定量化关系

含水上升率定义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即含水率对地质储量采出程度的导数。笔者采用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则相应地,含水上升率为“每采出1%可采储量含水上升率的上升值”,即含水率对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导数。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是:耗水量大,开发时间长,油层孔隙中的剩余油将靠注入水的不断冲洗开采出来。这就对油、水井和地面集输流程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喇、萨、杏油田各大开发区自1960年后相继投入开发,到目前各开发区综合含水已达到75%~88%.喇、萨、杏油田和其中的三个开发区含水率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各大区含水上升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含水率60%以前,含水上升较快,含水上升速度达到4.6%~6.1%.含水率60%以后,各大开发区相继进行了一次二次加密调整,并采取了稳油控水技术措施,从而改变了地下油水运动的自然规律,使含水上升速度明显减缓。在含水率60%~80%这一阶段,除喇嘛甸油田含水上升速度为2.2%以外,萨中、杏北和喇、萨、杏油田均为1.1%.根据动态预测,在高含水阶段(80%~98%),喇、萨、杏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将降低到1.0%以下,50%左右的可采储量将在这一阶段开采出来,因此高含水阶段将是大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开采阶段。

3油水粘度比是决定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主要因素

苏联学者根据注水开发后期一些油藏的资料绘制了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为了说明问题,将其简化为的形式。根据含水上升规律,可将这些油藏划分为三组。

第一组油藏油水粘度比在3左右,这组油藏含水率曲线沿坐标的对角线延伸,例如53和58号油藏,在油田整个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速度几乎保持不变。

第二组曲线位于第一组曲线右侧,这是一组低粘油藏,其油水粘度比低于3.这组油藏低含水期含水上升慢,开采时间长。当采出60%~80%的可采储量时,含水仅为20%~50%.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80%以后,含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高含水阶段采出的可采储量只有10%左右。

第三组油藏含水率曲线位于第一组油藏的左侧。这组油藏油水粘度比界于11.4~143之间。这组油藏投产后,由于油水粘度差异大,开发前期含水上升很快,当含水率达到80%时,仅采出40%~50%的可采储量,相当于地质储量的8.5%~28%,这一阶段的平均含水上升速度高达3.93%,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三组油藏的含水率变化曲线表明,油水粘度比的高低是决定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主要因素。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由北向南地下原油粘度逐渐降低,其变化范围为7~11mPa·s,油水粘度比为11.7~18.3.将喇、萨、杏油田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变化曲线绘在图3上,可以看出,含水上升规律与第三组油藏十分相近。所不同的是含水率70%以后,含水上升速度减缓,曲线逐渐偏离第三组油藏而向第一组油藏靠近。这主要是由于采取各种技术措施进行稳油控水的结果。总的看来,喇、萨、杏油田的含水上升具有高粘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一般特点,即开发前期含水上升比较快,进入高含水期后,含水上升速度将大大减缓,相当一部分可采储量将在高含水阶段内开采出来。

4结论

(1)高含水阶段是中国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最为主要的阶段,70%的可采储量要在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之后开采出来,近50%的可采储量在高含水期采出。因此,对于中国注水开发油田而言,尽管大多数老油田已经进入高、特高含水阶段,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水驱开发潜力。

(2)可在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开发指标预测以及油田开发潜力评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特别是中国注水开发油田宏观的开发指标及油田开发潜力预测中进行应用。

(3)本文取得的成果是中国注水砂岩油田含水变化的综合体现,在具体油田的分析中,在充分考虑中国油田整体开发特点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个性差异,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尹志军,鲁国永,邹翔,等.陆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油藏采收率的影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

[2]俞启泰,罗洪,冯明生.我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储层参数统计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

[3]邱中建,韩大匡,沈平平.国内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专题报告.北京: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

[4]王乃举.中国油藏开发模式总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