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腹腔镜下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观察

李南欣

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1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接诊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采用了腹腔镜手术(试验组)和开腹手术(对照组)进行治疗,对比腹腔镜下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和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医师推广采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复发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子宫腔外诱发的疾病病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以及性交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女性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临床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流产手术的增多,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并伴年轻化态势。近年来,伴随我国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备受患者和医生推崇。其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有效避免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康复慢等弊端。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接诊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探究腹腔镜下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30例,年龄21~40岁,平均(30.8±8.2)岁;一组试验组,30例,年龄22~40岁,平均(31.5±8.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排除及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经临床医生诊断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2)研究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签署同意书;(3)患者无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禁忌症;(4)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5)排除伴发其他妇科疾病者;(6)排除存在恶性肿瘤性疾病者;(7)排除患有严重的家族遗传病或传染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常规术前准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剖腹探查,若发现患者的盆腔腹膜下有紫蓝或黑色结节病灶或巧克力囊肿,即可确定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分期后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前严重盆腔黏连以及不孕患者给予举宫器放置。具体流程为: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三孔操作,于脐部或脐下1cm处开口,置入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12mmHg-14mmHg范围。取出气腹针,留置套针管,置入腹腔内窥镜探查病灶。于左右侧下腹麦氏点附近做0.5cm左右切口置入操作器械。对子宫、子宫附件结构等进行全面探查,确定病灶情况。对于腹腔表浅粘连,给予电凝以及粘连分离,有效清理粘连组织,开阔手术视野。将病灶囊壁剥除并抽吸囊液,行异位囊肿剔除术。小于5cm病灶电凝止血,大于等于5cm病灶电凝止血后缝合处理恢复解剖结构。伴不孕患者行输卵管通液试验,异常者行输卵管造口术治疗。手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反复冲洗,将残余血液和组织清除干净,避免术后发生感染或粘连。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半年,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和复发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和妊娠情况比较

通过随访观察,对照组术后的妊娠率为56.67%,试验组术后的妊娠率为90.00%,试验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复发率为13.33%,试验组术后的复发率为3.33%,试验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以及妊娠情况比较[n(%)]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体以外的位置,并且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仍然受到激素的影响,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出血,使局部的组织受到刺激出现充血水肿或纤维组织增生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好发于卵巢,常常会出现囊肿,进而刺激盆腔组织广泛粘连,导致患者不孕。以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治疗辅助以药物治疗,但由于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恢复也较慢,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痛苦。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在腹腔镜下观察进行病灶切除等操作,可以减少盆腔器官的暴露,避免脏器长期空气暴露诱发的感染现象。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精细,术中电凝电切可有效止血,降低机体损伤。腹腔镜手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对患者创伤小,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微创病灶切除可降低盆腔黏连,利于术后妊娠。

本次研究对我院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征得患者同意前提下分别采用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通过随访可以看出,术后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的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患者的妊娠率较开腹手术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手术作为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微创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钱睿亚,吴霞,盛洁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4):233-238.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9):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