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状趾和爪形趾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锤状趾和爪形趾的治疗

周海龙

周海龙(江苏省盛泽医院215228)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092-02

【摘要】目的锤状趾畸形主要发生在矢状面。近节趾骨背屈,中节趾骨跖屈,远节趾骨可能背屈,也可能跖屈,跖骨头突向跖侧。近侧趾间关节背面受鞋面压迫、摩擦而形成胼胝,跖骨头下方及趾尖亦可形成胼胝。这些病损可造成局部疼痛,或继发滑囊炎使症状加重。锤状趾多影响单个足趾,常见于第二至三趾。病因包括:第二趾过长,鞋子过紧,拇趾外翻等。目的:讨论锤状趾和爪形趾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年轻人或轻度畸形者可试用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严重畸形需要手术矫正,包括:胼胝切除、肌腱平衡手术、各种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固定术。

【关键词】锤状趾爪形趾治疗

锤状趾畸形主要发生在矢状面。近节趾骨背屈,中节趾骨跖屈,远节趾骨可能背屈,也可能跖屈,跖骨头突向跖侧。近侧趾间关节背面受鞋面压迫、摩擦而形成胼胝,跖骨头下方及趾尖亦可形成胼胝。这些病损可造成局部疼痛,或继发滑囊炎使症状加重。锤状趾多影响单个足趾,常见于第二至三趾。病因包括:第二趾过长,鞋子过紧,拇趾外翻等。

锤状趾与爪形趾常相互混称,但爪形趾畸形较严重,常影响多个足趾,甚至拇趾。爪形趾畸形常与足弓畸形及神经肌肉病变有关联,如: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萎缩、马尾神经疾患及高弓足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可导致典型爪形趾畸形。

年轻人或轻度畸形者可试用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严重畸形需要手术矫正,包括:胼胝切除、肌腱平衡手术、各种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固定术。

一、伸肌腱切断及关节囊切开术

在跖趾关节水平切断伸趾肌腱,并切开跖趾关节囊背、内、外侧壁。这种手术适用于不能耐受广泛重建手术的老年病人,畸形关节应当有一定的柔韧性。

(1)麻醉和体位:局部浸润麻醉,仰卧位。

(2)操作步骤:跖趾关节背侧纵切口,长约1~2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找到伸趾肌腱,在关节水平横断之。向远侧牵拉足趾,可见到关节囊背侧横形凹陷,表明关节间隙所在。将手术刀插入凹陷处,切开跖趾关节背、内、外侧关节囊,而不损伤关节软骨。此时足趾应能放平,逐层缝合切口。

(3)术后处理:用绷带夹板维持跖趾关节于屈曲位3周,3个月内仍应避免关节背屈。

二、屈趾肌腱移位术

将趾长屈肌腱背向移位至近节趾骨背侧面伸肌腱扩张部,而替代缺失的内在肌功能,恢复跖趾关节的正常对位。

(1)麻醉: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

(2)体位:仰卧位。

(3)操作步骤:

1)切口:通过两个切口施行手术,一个在足趾侧面;另一个在近节趾骨基底背面。第二趾侧面切口位于内侧,第三至五趾侧切口位于外侧。侧切口从趾蹼间开始至远侧趾间关节,在背、跖侧神经血管束之间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2)分离肌腱:牵开皮肤,显露屈趾肌腱及趾骨。切开屈肌支持带,向远端游离肌腱至止点,在远节趾骨基底切断趾长屈肌腱附着点。从远端开始纵行劈裂趾长屈肌腱至近节趾骨基底水平。严重挛缩病例,应切断趾短屈肌腱。

3)肌腱移位:在背内侧或背外侧作第二个切口,与第一个切口侧别相反,切口深达骨膜。紧靠趾骨,在内、外侧各作一皮下隧道,通至第一个切口。经两个隧道,分别将分裂的屈肌腱引至近节趾骨背侧。在背侧并合两肌腱形成一个悬带,使其松紧适度。缝合两半肌腱,再将其与伸肌扩张部固定缝合。

4)切除多余肌腱。缝合两切口。

(4)术后处理:用绷带维持足趾及跖趾关节于矫正位置3周。

三、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

(1)适应证:这种手术适于柔软及半僵硬的锤状趾畸形,通过短缩足趾及松解软组织矫正畸形。

(2)麻醉和体位:局部浸润麻醉或趾根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

(3)操作步骤:

1)切口:近侧趾间关节背侧横梭形切口,切除多余组织及胼胝,切口可向远、近侧纵行延长。

2)趾骨头切除:显露趾长伸肌腱,游离肌腱并牵开。切开背侧关节囊,显露近节趾骨头及颈部。用骨凿或咬骨钳截除趾骨头,注意避免损伤跖侧组织。切骨量应足以缓解软组织张力,但足趾长度应适合邻近足趾,修平切骨断面。

3)固定:用一根克氏针向远端穿过中、远节趾骨及趾端皮肤;使足趾处于矫正位,钢针向近端穿过近节趾骨及跖趾关节。使伸趾肌腱复位,逐层缝合切口。

(4)术后处理:3~4周拔除钢针。

四、趾间关节固定术

将近节趾骨远端作成骨栓(塞),中节趾骨近端作成骨穴,使骨栓进入骨穴达到充分骨间接触,通过骨性愈合实现关节固定。这种手术可短缩足趾,松解软组织,因而易于矫正畸形。骨与骨充分接触,可更快得到坚固愈合。少数病例出现近节趾骨背侧皮质骨折,使用克氏针补充固定可防止这种并发症。

(1)麻醉和体位:同前。

(2)操作步骤:

1)切口:主要畸形在趾间关节时,选择横梭形切口并楔形切除趾背侧皮肤及胼胝。跖趾关节有明显畸形时,选用直切口。两个关节均有明显畸形时,采用横梭形切口结合直切口。

2)向深层解剖,显露趾长伸肌腱,并横断肌腱。跖趾关节挛缩时,施行肌腱Z形延长。切开趾间关节囊,显露近节趾骨头、颈,切除趾骨头内、外、跖侧髁及远端软骨面,将近节趾骨远端作成骨栓。在中节趾骨近段作成骨穴以接纳骨栓。将骨栓嵌入骨穴,调准位置,用一克氏针贯穿固定。

3)修复肌腱,分层缝合切口。

(3)术后处理:6周摄片复查,如确定骨愈合则拔除钢针。足趾过短时,不宜采用这种手术,应当选择端一端关节固定术。

五、跖趾关节成形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造成严重爪形趾畸形,此时软组织明显挛缩,需要充分切骨才能放松软组织,矫正畸形。可实行跖趾关节切除、跖骨头切除或近节趾骨近端切除。

(1)麻醉和体位: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仰卧位。

(2)操作步骤:

1)切口:常用的切口入路有两种。其一,作三个纵切口,包括跖拇关节背内侧切口和第2、4趾蹼切口。其二,作背侧横弧形切口。

2)关节成形:向深层解剖,横断伸趾肌腱或Z形延长。显露各跖趾关节,横行切开背侧关节囊。严重爪形趾畸形时,近节趾骨脱位至跖骨头背侧。需要切除趾骨近端1/3~1/2,增加跖骨头显露。剥离关节囊及骨膜,显露跖骨头、颈部;在颈部横断,切除跖骨头。亦可仅切除跖骨头,而保留完整趾骨。应使跖骨残干形成从内向外的梯度,各跖骨间相差2~3mm,但第一跖骨应稍短于第二跖骨。修整各骨断面,注意避免骨片残留。

3)可用克氏针贯穿各趾骨进入跖骨干,维持矫正位置。

4)Z形延长修复伸肌腱,或不予修复。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术后注意观察足趾血液循环,如有苍白或青紫,应放松敷料。抬高患肢2~3天。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52.

[2]黎介寿,吴孟超,汪曾炜etal.手术学全集.心血管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6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