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策略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策略浅谈

季学军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实行科学、规划的管理,才能保障施工过程顺利地进行,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建筑工程,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发展与生存的机会。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做好每一项施工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其整体目标的必经之路。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就是既要缩减工期、降低成本,还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符合建筑施工的各项规范与要求。

1提升建筑施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策略

1.1培养每一个工人较高的工作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施工进度按时完成的目标,就必须实行所有工作人员竞争上岗的规范化招聘制度,并要确保面向全体员工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施工工作。首先,坚持所有工作的办事程序公开的原则,尽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坚持办事公正的原则,培养每一位管理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与优良的作风,以实现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目的。最会,施工人员高低不平的知识程度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要鼓励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怀揣一颗公平学习的心态,保持互相学习的状态与激情。

1.2建立约束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只有把与实际相结合的项目约束与监督体制建立起来,在企业中实行严格、有序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施工现场、保障施工质量的目标。不仅要严惩违反施工纪律、非规范化操作的施工人员,也要适当地对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人员给予表扬与奖励,从而才能激励施工人员遵守规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企业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顺利开展、进行施工工程,还要确保把与施工人员利益最相关的分配政策放在最关键的位置,解决好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特殊需求。

2提高全局管理、统筹规划水平的策略

2.1保障施工用电、用水,实行目视管理

能否保障施工现场水、电的正常供应是建筑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全局出发,对建筑施工实行统筹规划,保障水电的供应。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要严格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把施工平面图绘制出来,并依此在所有的安全通道及施工点安装明确的指示牌。施工设施的临时搭建,要坚持与施工现场紧靠、合理布局的原则,保障施工的方便性与安全性。只有注意在堆放材料构件、安装机械设备、铺设水电道路等方面全面施行科学、规范的统筹规划,才能创造一个紧张施工、井然有序、安心舒适、忙而不乱的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

2.2防止施工现场出现二次搭建的现象,保障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对机械、材料、人员等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只有对各种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协调好环境、人员、机械、材料等的分配,才能真正确保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与完成。由于投入减少、盲目赶工而出现的不合格工程,不仅极大地浪费了施工资源,也极大地浪费了工程成本,还会威胁工程使用人员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因此,我们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杜绝此类违背道德的施工现象的发生。

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策略

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能否顺利交工,也直接关系着客户的现实利益。建筑施工企业所完成的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是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地位的主要优势,同时也是企业信誉、企业价值的直接体现。施工中发生一点小疏忽,可能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或是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建筑施工质量应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四个环节顺次进行。

第一,负责建筑施工的每个技术人员既要对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每个施工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还要严谨地抓住所有图纸中的细节性要求,努力把图纸中不符合建筑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寻找出来并进行改进。把与图纸会审有关的记录工作做好也是技术人员确保顺利开展施工的工作要求。

第二,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工程施工计划进度表进行,并要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与方法来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与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检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时刻依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与计划进行调节。

第三,在材料检查的过程中,要时刻记录各种材料的质量参数,严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未验收合格的材料以及未经过检查要求的机械设备。在检查记录隐蔽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集合各部门的力量对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为了达到可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的目的,要在关键的机械设备、关键的施工单位方面配备相应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

第四,管理好建筑工程竣工前的各项工作的进行。不仅要协调各部门把工程的验收工作做好,还要把施工过程中收集、记录的各项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好。施工质量达标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建筑工程能否通过验收,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竣工之前,要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强重视,要用科学、规范化的现场管理来保障施工质量与预期质量的相同。

4管理好其他建筑施工辅助工作的策略

4.1提高开工前技术准备能力的策略

只有施工企业把所有的开工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保障以后的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一,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图纸中的所有工序达到理解、熟记的程度,并把自身现有资源、每一道工序、施工合同要求三者相应的结合起来,尽最大的努力保障能够顺利开展所有的工程工序;第二,每一个子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都是特殊的,因此,要依照实际情况,把施工人员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子工程,并严格依照施工计划组织日常施工进度。

4.2科学、有效地做好施工计划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计划管理的主体是施工活动,方法是对施工过程的每个部分制定专业的计划,目的是有机结合各施工部分,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组织化管理。因此,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必须符合科学合理、经济效益的原则。首先,制定一个完整、合理的建筑施工计划对施工企业与承包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施工计划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所有环节的综合协调,不仅涵括了承包人的所有要求,还体现了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依据原施工计划顺次进行施工作业,也要依照出现的特殊情况更改原计划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其次,除了保障施工按照计划顺利地进行,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计划与施工现场的贴合程度,提高交工与验收的质量也是施工计划制定管理的重要任务。

5小结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建筑用户的财产与人身安全直接受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而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约束监督机制,做到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代立,夏丽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J].新农村(黑龙江),2012,(3):90-91.

[2]郭睿.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1):131-132.

[3]周德彬.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6):139-140.

[4]傅紫晶.建筑施工管理策略及创新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1,(5):62-63.